倫敦期銅周二在亞洲市場大漲,因有關主要央行采取貨幣寬松舉措以應對全球經濟放緩的憧憬,幫助抵消了宏觀經濟數據疲弱引發的需求擔憂。
中國6月服務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終止兩個月跌勢,創三個月來的最快擴張速度,亦提振市場人氣和價格。
LME三個月期銅周二盤中跳升2.2%至每噸7,790美元高位,創5月22日以來最高。截至0402 GMT,期銅下滑11美元至7,779美元。
滬銅主力10月合約早盤上漲1.7%,至每噸56,310元的近七周高位。該合約午盤收于56,070元,第四日延續漲勢上海中期分析師周杰稱:“今日政策面積極消息幫助基金屬上漲。人們期盼美國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QE3),歐洲央行下調利率,以及中國下調存準,”
美國6月制造業因新訂單下滑,在將近三年來首度呈現萎縮,經濟復蘇出現明顯放緩的訊號,但燃起市場對美聯儲采取更多寬松措施的期待。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周一公布的全國制造業活動指數從上月的53.5降至49.7,低于分析師預估的52.0,甚至低于最低預估值。這是自2009年7月以來,該項指數首次跌破榮枯分水嶺50。
歐元區經濟的脆弱表現令人預期歐洲央行本周會議料將降息,因歐盟峰會達成的協議對歐債危機僅止于短暫安撫效果。
上海中期分析師并警告稱,即便寬松舉措預期成真,基金屬盤中漲勢或也將受限,中國基金屬需求改善將花費數月的時間。
在現貨市場,交易商在等待4月市場緊縮一幕重演,銅很快會變得身價高昂。他們稱貿易巨頭嘉能可控制了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在全球注冊倉庫的近一半銅庫存。
他們稱,世界最大銅消費國中國需求可能復蘇,加上LME庫存被牢牢掌控,都可能在未來數月使市況趨緊,力度可能比春季那一次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