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國際航運與船舶市場仍處于低迷狀態,市場需求不振,我國船舶進出口開始出現同比下滑趨勢。據海關統計,1~4月我國船舶進出口總額138.57億美元,同比下降0.3%。其中,1~4月,船舶出口132.91億美元,同比增長2%,保持小幅增長的態勢,但比一季度增幅下滑超過1個百分點;同期船舶進口6.65億美元,同比下降28.4%,降幅較大,環比一季度降幅又增長了9個百分點。
4月當月,我國進出口船舶29.3億美元,同比開始小幅下滑,降幅為1.6%,環比3月船舶出口額減少4.92億美元;4月當月,船舶進口1.64億美元,同比下降43.7%,降幅很大。
業內專家指出,在全球船舶市場進入最艱難時期的形勢下,我國船舶進出口貿易從有史以來最輝煌的時期進入了回落階段。
1~4月,船舶出口中的最大宗產品仍然是散貨船、油船和集裝箱船,該三類船舶出口額達到102.28億美元,占全國船舶產品出口比例的76%。亞洲也仍是我國船舶出口的最主要市場,占比過半,但我國向歐洲市場出口船舶降幅超過三成,向拉丁美洲出口增幅翻番。江蘇省在全國船舶出口省市排名中名列前茅,占比近兩成七,且增幅較大。
1~4月,在我國船舶進口貿易中,供拆卸的船舶及其他浮動結構體,占比超過七成半,未裝有舷外發動機的汽艇的進口增幅巨大。亞洲和歐洲是我國船舶進口的最主要市場,占比超過九成,但是都呈較大下降幅度。廣東和江蘇兩省在全國船舶進口省市排名中領先,占比均超過三成,北京市雖排名第三,但同比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