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復蘇挑戰重重 美元走勢仍具不確定性
在行將結束的2011年,歐美經濟體主權債務危機引發金融市場動蕩,全球經濟復蘇艱難。在各大權威機構的2012年全球經濟預測報告中,類似“二次衰退”、“進入危險的新階段”等悲觀論調比比皆是,但復蘇的曙光依稀可見。展望2012年,全球經濟復蘇之路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但不乏亮點,歐美經濟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而新興經濟體或將繼續充當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
而“把握全球經濟走勢,重點要從美國、歐元區及中國三大經濟體著手。目前,美國經濟相對健康,歐洲由于債務問題整體低迷,而中國的經濟形勢則較為復雜。”吳泱稱。
雖然因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美元又成了避險良港,但筆者以為,未來美元走勢的不確定性仍很大,對此,我們應保持足夠的警覺。首先,美國房市持續低迷拖累了美國經濟和金融。其次,美國經濟復蘇基礎日見穩固。第三,美國金融體系仍然"半好半壞"。最后,美國對量化寬松政策效果存在較大爭論。
另外,在“占領華爾街”運動和歐債危機的逼迫下,當地時間12月20日,美聯儲再次就“大到不能倒”的問題搬上臺面,要求對資產超過500億美元的大銀行實施更嚴格的資本條例,限制大銀行的杠桿化操作,并制定了一系列懲罰性措施。美聯儲聲明,將在2012年3月31日給出最終監管版本,堅信該計劃不會影響美國銀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美國11月新房開工數據遠遠好于預期,20日帶動美歐股市全線大漲。不過,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盡管近期數據顯示美國房地產市場有企穩跡象,但由于就業增長疲弱、止贖房屋存量龐大等因素存在,房市復蘇尚需一段時間。
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勢必影響中國資本市場、企業及個人投資與消費的信心,因此,當前中國首先要切實提高整體抗衡世界經濟波動的能力,發揮比較優勢,提升民營經濟和市場發展的活力,盡力在全球經濟形勢不確定的環境下求得“量”的保證和“質” 的飛躍。
為何歐洲一個小國會掀起全球巨大的波瀾?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手里拿著牽動全球經濟復蘇命脈的“歐元”!其次,金融全球化使得希臘主權債務的違約足以推倒幾家歐美銀行的生存基礎,由此產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會在全球復雜的金融網絡中發揮作用,從而帶來嚴重的系統性風險。
瑞銀財富管理研究部亞太區首席投資策略師浦永灝則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坦言,全球經濟下滑的根源在于債務危機、歐洲政治領導層的不確定性、美國經濟增長疲弱以及外界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他判斷,一場“經濟氣候變化”正在發生。
作為全球經濟的最大火車頭,美國經濟能否穩步增長對全球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目前來看,雖然被自身的財赤問題折磨得焦頭爛額,但美國經濟仍表現出較強的自我修復能力。
目前,全球經濟復蘇的挑戰重重,而美元的走勢也極具不確定性,二次衰退又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法國未被降級已是奇跡 歐央行放水理所應當
圍繞誰更該被降級的問題,英法這對"難兄難弟"近期曾大打口水仗,但事實上,這兩個"3A俱樂部"成員的最高信用評級都岌岌可危。周二,評級機構穆迪對英國的3A最高信用評級提出警告,稱如果歐債危機繼續惡化,作為非歐元區成員的英國恐怕也難獨善其身;同日,法國一位政府高官坦承,除非出現奇跡,否則這個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將無法保住3A評級。如果英法任何一國的評級遭降,金融市場可能不得不為新一輪的劇烈動蕩做準備。
歐洲央行21日首次就三年期再融資操作計劃進行招標,結果523家歐元區銀行總共獲得了4890億歐元3年期低息貸款,遠高于此前預期。不過當天市場反應較為謹慎,歐美股市普遍先漲后跌,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國債收益率也有所反彈。當天注資行動顯示歐洲央行正在發揮“最終貸款人”作用,但效果如何依然有待觀察。
而今年以來,歐債危機形勢再度急轉直下,特別是在下半年,不僅希臘"二次病發",意大利、西班牙甚至是法國、德國都被卷入了主權債危機的浪潮。歐洲國家舉債成本急速飆升,7%以上的危險發債利率頻頻出現,手握大量歐元區高風險國債的銀行業也不寒而栗,一些銀行已開始出現資金鏈告急的險情。
歐債危機提高了政府和銀行的違約風險,使各個機構都謹慎借貸,并且推高了借貸成本。歐洲央行正在努力確保銀行更容易獲取貸款,從而保障這些銀行有足夠的資金借貸給企業和家庭。除了提供較長期貸款以外,歐洲央行還已經擴大了銀行能用來獲得貸款的擔保品的范疇。
不少人將啟動3年期無上限貸款機制,視為一種“變相”的量化寬松舉措,因為央行并不限制銀行拿這些錢去買入歐元區國家發行的國債。法國總統薩科齊更是公開建議銀行利用從央行獲得的廉價貸款,去購買歐元區國家發行的高息國債,并從中套利。
分析人士認為,在德法等國的大力倡導下,2012年歐元區在經歷痛苦的改革、整合和博弈后,將向著財政統一、經濟融合的大方向邁進;另一方面,不排除歐元區外圍成員國發生主權違約、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在此過程中,歐元區有望實現精英化蛻變。
分析人士指出,風險資產現沖高回落走勢的原因主要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市場可能認為歐洲央行如此“放手一搏”并不會取得顯著的效果;而更重要的是,這是典型的買預期,賣事實操作,尤其是在圣誕及年末假期臨近的背景下,投資者非常樂意在歐元經歷數日整固突然拔高后平倉走人。
法國如果被降級,不僅會令本國舉債成本大增,更會威脅到整個歐債危機解決的進程。因為當前歐債危機解決中的一個重要工具--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的3A評級與法國等提供擔保的成員國評級直接掛鉤,一旦法國丟掉最高評級,EFSF也將不保3A評級。在不少人看來,英國的"安全"只是假象。上周在被問及法國3A評級面臨挑戰的問題時,法國總理菲永將矛頭指向英國說:"我們英國朋友的赤字和債務更嚴重,但評級機構到現在還沒承認。"
現如今,法國評級尚未被降級已經是一個奇跡了,而英國的情況也并不樂觀,想必難以獨善其身,而歐央行的開閘放水也是意料之內的事情,而今當務之急就是解決歐債危機以及避免降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