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永康五金手工業發達,五金產品全國聞名。有句話叫做“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縣縣不離康”,就是其生動的寫照。
目前,永康擁有近萬家五金企業,面對經濟發展環境日益復雜和資源要素約束逐步加劇的狀況,如何促進五金工業轉型升級,成為當地政府和企業共同面對的問題。
近年來,永康五金產業發展迅速,已逐漸形成車業、門業、杯業、電動工具、電器廚具、休閑器具、技術裝備、金屬材料等五金八大產業。永康(含武義、縉云)五金產業集群是浙江省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之一。日前,“永康五金”還代表永武縉五金產業集群示范區,成功入選浙江省首批6個產業集群區域國際品牌試點。
永康面臨著土地等要素資源的制約,工業用地一直非常緊張。為此,當地政府牢固樹立了三個理念:一是向空間要土地。出臺了工業用地零增地技改項目適用管理辦法,引導企業通過廠房改建和加層、內部土地整理等途徑,提高空間利用率和產出率,部分勞動力密集型且項目用地達到1萬平方米以上的企業,生活設施建筑規模確需提高的,建筑高度可達到60米。二是向科技要土地。企業要提高裝備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加快新產品的開發,不斷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在同等土地上生產出更多產品,創造出更多價值,同時也有效減少人力成本、降低安全事故隱患。三是向管理要土地。推進精細化管理,設置新開工企業投資底線,發展循環經濟,限制企業盲目擴大生產,嚴格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產業投入生產。
在加快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新時期,當地政府和五金行業確定了先升級后轉型的產業路徑:在產業提升上,鎖定汽車“永康制造”。以眾泰汽車為龍頭的3家企業結成新能源汽車戰略發展聯盟,引領了1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發展,產業化步伐正在不斷加快。在基礎保障上,著力打造總部經濟,建設總部中心、物流中心、會展中心、通關中心、五金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和五金工業創意設計中心等“十大中心”。為廣大企業提供公共服務平臺,特別是總部中心作為永康生產性服務業的聚集區,將成為永康五金產業集群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在技術支持上,政府引導企業“規模技改”。今年爭取工業性投入64億元,新增省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2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企業通過技術改造不僅提高了產量、穩定了質量,還有效減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和密度。在項目支持上,積極開展“央企對接”,近年來先后7次率相關企業與央企對接項目,并在汽車、高鐵、核電、國家電網等領域實現突破。在管理創新上,培育企業“股改上市”,今年完成5家企業股份制改造,繼9月份首家上市企業———“哈爾斯”之后,“道明光學”于11月22日順利登陸中小板,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