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我國裝備制造業呈強勁發展態勢,裝備自主化程度和產品質量穩步提升。業內專家認為,未來幾年我國裝備制造業應重點發展高端裝備,使我國盡早躋身世界裝備強國之列。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負責人說,“十一五”期間,我國裝備制造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從總量規模看,我國現已位居世界領先位置,躋身世界裝備制造業大國行列;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裝備制造業支柱產業的地位進一步突出,一批重點產品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一批裝備制造企業在國際上嶄露頭角,一批產業聚集區正在加快形成,部分產品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躍居世界前列。
在機械工業方面,過去五年,機械工業一直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同時,我國機械裝備自主化水平穩步提升。目前,大型露天礦及大型施工機械基本實現自主化;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的鍋爐、汽輪機和發電機設計制造技術,自主化率達到了85%以上;大馬力拖拉機和一批農機具已結束了依賴進口的歷史。目前,我國機械裝備的自給率已從“九五”期間的70%提高到現在的85%。
在汽車工業方面,2005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在世界各國中的排名分別為第4位和第3位,汽車產量占全球的比重為8.69%。2009年中國汽車產銷量雙雙排名世界第一,汽車產量占全球的比重上升到22.6%,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汽車產銷大國。今年1至11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640.01萬輛和1639.5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71%和34.05%,繼續領跑全球汽車市場。與此同時,自主品牌汽車也有了飛速發展。今年1至11月,乘用車自主品牌共銷售565.59萬輛,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5.43%,比上年同期提高1.08個百分點。
在船舶工業方面,“十一五”期間是我國船舶工業發展最快、最好的五年。規模總量跨越式發展,產業基礎全面鞏固,綜合實力顯著提升。2009年我國造船完工量4243萬載重噸,預計今年我國造船產量將超過5000萬載重噸,是2005年造船產量的4.1倍,“十一五”期間造船產量年均增速將高達34.7%,明顯高于“十五”期間年均26.5%的增長速度。2009年我國造船完工量國際市場份額從2005年的17%左右提高到了34.8%,根據現有手持訂單推算,預計到“十一五”末我國造船完工量國際市場份額將達到39.3%。
在航空工業方面,“十一五”期間,我國航空產業規模迅速擴張,民用飛機的研制、生產、銷售情況良好,外貿和轉包生產業得到了長足進步。預計“十一五”民用航空工業產品產值(不含維修)將達到467億元,是“十五”期間的3.7倍。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王瑞祥說,雖然我國已躋身于制造大國行列,但大而不強的矛盾始終困擾著行業科學發展。在高端裝備領域,80%的集成電路芯片制造裝備、40%的大型石化裝備、70%的汽車制造關鍵設備及先進集約化農業裝備仍依靠進口。多數出口產品是貼牌生產,擁有自主品牌的不足20%。
王瑞祥認為,“十二五”期間,調結構、轉方式將成為裝備工業實現科學發展的重中之重。要掌握主導產品的核心技術,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產品和知名品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裝備,高端裝備產量的占比提高到15%以上,基本保障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