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筆者從沁源縣沁新集團獲悉,一個投資高達30億元、年產50萬噸的精密鑄造及機加工轉型發展項目業已在其所屬的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悄然上馬。這一建設項目,將是長治市“十二五”期間的重點項目,也是我省目前投資規模較大、技術設備先進的精密鑄造企業。
近年來,沁源縣域經濟連續10年跨越發展,已成為三晉十強縣之一。今年,該縣圍繞省委提出轉型發展跨越發展思路,利用煤炭產業的優勢,推動裝備制造產業、光伏和光電子產業、新型建材產業、醫藥和食品產業及現代物流和旅游業五個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沁新集團董事長孫宏原帶領企業負責人赴沿海、奔北京,尋找發展項目,進行市場調查。
經過對多個項目的反復篩選、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市場、聘請中國鑄造協會組織國內有關方面專家進行可行性論證后,認為裝備制造業“高端產品緊缺,低端市場過剩”,是集團“十二五”期間轉型發展的唯一目標,確定投資30億元建設50萬噸/年精密鑄造及機加工項目。
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預計投入1億元,目前已投資30%,聘請的10名專家已經到位,技術人員和工人正在進行培訓,明年底可望竣工;二期工程將投入29億元,占地700畝,現正在規劃當中,預計后年動工。整個生產工藝全部采用國際最新節能環保技術,確保天藍地綠水清,不形成任何污染。項目建成后,可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稅金7億元、安置富余勞動力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