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消息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6日介紹說,今年預計工業增加值增長13.5%以上。
李毅中在第四屆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上說,過去五年中國的工業化快速推進,工業經濟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去年,工業增加值是13.46萬億人民幣,是2005年的1.5倍,年均增長率11%,占國民經濟的比重40.14%。
通過技術改造、淘汰落后、重組兼并這些措施,產業結構得到了優化和提升。“十一五”期間,淘汰了落后的煉鐵能力1億1100萬噸,落后的煉鋼能力6600萬噸,焦炭1億500萬噸,水泥3億4000萬噸,造紙1000萬噸。
他說,目前,中國載人航天、繞月工程、高速鐵路、高性能計算機、電力、石油化工、成套設備等領域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新一代寬帶無線通信,高檔數控機床、大飛機等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加快推進,工業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
在節能減排方面,“十一五”前四年,規模以上的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0.75%。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5%,扭轉了一季度不降反升的局面。經過三季度的努力,現在測算前三季度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
李毅中說,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一大工業品出口國,機電產品出口比重不斷提高,工業成為對外投資和吸引外資的重要領域。今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7.4%,基本恢復到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
李毅中同時指出,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沒有消除,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仍然不牢固,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從中國工業狀況來看,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粗放型的發展模式仍然沒有根本轉變。中國工業發展已進入了只有轉變發展方式才能持續發展的關鍵時期,轉變工業發展方式刻不容緩。
中外跨國公司CEO圓桌會議由中國國際跨國公司促進會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貿發會議、聯合國工發組織、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五個機構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