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11月4日電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王安建在此間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上作了《全球能源格局與中國能源安全》報告,認為我國能源消費零增長點預計將在2030年―2035年間到來,能源安全將面臨四大風險。
王安建表示,這四大風險是:能源保障程度不斷降低,對外依存度將持續上升。預計2030年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75%、天然氣將近40%,而煤炭對外依存度也將接近10%;能源需求國競爭加劇。未來20年,我國不僅要面對發達國家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所帶來的競爭壓力,同時面臨著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巨大的能源對外需求;現有國際能源資源壟斷導致我國能源海外獲取困難重重。能源資源分布的不均衡、西方發達國家對現有能源資源和供應的壟斷以及復雜的地緣政治因素導致我國能源海外獲取形勢異常嚴峻;以發達國家為主導建立的能源市場機制,使得未來國際能源市場具有更多的不確定性,我國將付出更高的能源成本和發展代價。
王安建說,通過系統預測,預計2030年―2035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43.6億噸油當量,人均能源消費達2.98噸;到達能源消費零增長時我國將累計需求能源76億噸。面對未來20年巨大的能源需求,我國能源安全形勢異常嚴峻。
王安建認為,面對未來能源安全風險,我國將本著“加強國內資源開發、立足國內資源安全、加大走出去力度、最大限度分享境外資源”的總體原則,全面構建能源安全評估、預警與保障體系。
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由中國科協和福建省政府共同舉辦,11月1日至3日在福建召開。中國科協年會是中國科技界最高規格、最大規模、最具權威性的跨學科科技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