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家精模獎評定結果剛剛公布,余姚市又有21副模具獲得精模獎稱號,獲獎總數占全國的12.4%,連續兩屆居全國同級地區第一。至此,該市共有國家精模獎模具112副,其中72副模具達到國際先進水平,40副模具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國家精模獎是由國務院授權,中國模具工業協會技術委員會組成專家組評定,中國模協對國內外公布,每兩年評定一次,從申報到評定,一般需要六個月的時間,是目前國內對模具產品的權威測評。
今年7月,中國模協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單乖俊率兩位資深專家專程來到余姚,他們是專門來考察一家模具企業的。因為這家公司申報的pqfp64大規模集成電路引線沖制模具在國內絕無僅有。
公司研制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引線框架沖制模具采用42個工位,即需要用42個工序才能加工完成,每一步的精度正負在0.001mm(即1um),模具刃部間隙<0.008mm,模具精度≤0.002mm。這樣的精度,就是要確保在160×160mm的面積上64條縫都精確無誤,要達到這樣的精度有兩個關鍵性的工藝技術,一個是導向的平整度,要求在100×35cm,厚度為3cm的模架上的4個點的平整度確保在3um。
目前,公司除了擁有國際領先的設備,還依托長期積累的經驗,發明研制了公司特有的粘泥,確保了刀頭運動過程中的穩定性。正是這些因素,使該公司成為目前國內唯一能生產64個腳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引線框架模具的企業。面對這一切,中國模協技術委員會的專家發出了由衷的贊嘆,這副模具毫無爭議地被評為國家精模一等獎。
該公司的事例只是余姚模具行業創新創優的一個縮影。余姚模具行業正昂首闊步向中國模具強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