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惠政策為模具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據國際模具及塑膠五金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調查了解,近年來余姚、大連、黃驊、重慶、益陽等地方在國家產業政策和有關配套政策導向之下,相繼出臺了一些支持當地模具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已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時,模具產業的快速發展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繁榮。羅百輝表示,隨著各地之間交流活動的日益頻繁,對模具行業發展有利的政策,將進一步改善國內模具制造業發展環境。
1、機制轉換加速,結構漸趨合理
為了適應形勢,我國模具行業近幾年來加快了體制改革和機制轉換步伐,“三資”和民營企業已占行業主導地位,裝備水平和產品水平有了較大的提升,管理有了很大進步。許多企業已應用了CAD/CAM/CAE一體化技術、三維設計技術、ERP和IM3等信息管理技術以及高速加工、快速成型、虛擬仿真及網絡技術等許多高新技術,不少企業已提出了“生產專業化、產品品牌化、企業現代化、市場國際化”等企業發展戰略。通過各種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一年比一年多。
2、規模經濟效益,集群發展迅速
在“小而精專”的專業化不斷發展的同時,近年來,規模效應已被愈加重視。除了把企業做強做大,使規模經濟產生效益之外,模具集群生產也不斷顯示其優越性,因而“模具城”、“模具園區”、“模具生產基地”等各種集群生產形式在全國迅速發展。據不少企業反映,集群生產與分散生產相比,至少有下列好處:市場更廣闊了,協作更方便了,生產成本降低了,相互交流多了,優惠政策享受到了。據羅百輝調查顯示,目前全國年產1億元以上模具的企業已有40多個,超過3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已有200多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模具城(園區)”已有近50個。這些模具集聚生產基地的建設,對我國模具工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重視品牌專利,加強創新研發
許多企業開始認識到了“品牌”和“專利”的重要性,自主創新的資金投入力度和能力不斷提高。長期以來模具一直處于“后方”和“被動”的地位,因此也很少有“品牌”和“專利”。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近年來企業越來越重視“品牌”和“專利”。有些企業已認識到了創新研發的重要性,投入力度提高很快。據中國模具工業協會了解到的情況,近年不少企業在創新研發方面的投入與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5%左右,個別企業甚至達到8%至10%。
4、高新技術走俏,模具人才緊缺
模具技術含量不斷提高,屬于高新技術產品的模具越來越多。據了解,目前已被國家有關部門列入《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目錄》的已有四種模具。其實已經有不少模具的技術含量超過了這四種模具,例如汽車零部件級進模具、精密多工位級進模具、轎車大型復雜覆蓋件沖壓模具、自動化汽車內飾件澆注模具、高強度板熱壓成型模具等。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模具生產企業被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據中國模協初步統計,目前模具行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有7家,省、市級高新技術企業已有近百家。
人才緊缺日益突出。雖然近年來我國模具行業職工隊伍發展迅速,估計目前已達近百萬人,但仍然跟不上行業發展需求。一是總量不足,二是素質不夠,適應不了行業發展的需求。據羅百輝調查,全國模具行業從業人員約缺口30萬~50萬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約占20%,目前尤其緊缺的是高素質和高水平的模具企業管理人員和中高層技術人員及高級技術工人。
5、外貿逆差增大,出口前景看好
雖然我國模具行業已經駛入發展快車道,但由于在精度、壽命、制造周期及能力等方面,與國際水平和工業先進國家相比尚有較大差距,所以還不能滿足我國制造業發展的需求。特別是在精密、大型、復雜、長壽命模具方面,仍舊供不應求。因此,每年尚需大量進口。
對外資的依存逐年增大。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已過6年,外貿高速發展,我國經濟對外貿的依存度從30%上升到70%。同時,近年來,正是外資大量進入我國的時期,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不斷擴大和深化,外資在我國模具行業的投資也越來越多,致使對外資的依存度也逐年增大。例如廣東省是我國模具第一大省,其產能約占全國的40%左右。該省的模具產能中,外資企業已占60%左右,合資企業約占10%左右。該省模具出口約占全國的50%左右,其中由外資、合資企業出口的也占其出口量的多數。對外資和外貿依存度大,會對行業安全,乃至整個國家的經濟安全產生重大影響。
市場競爭加劇。我國模具市場競爭在不斷加劇,其表現是模具產品價格連年走低。現階段模具原材料價格和人員工資不斷上漲,但模具價格卻不漲反落,致使模具企業利潤不斷下降,部分企業出現虧損,虧損額增大。據中國模具工業協會對全國270個主要模具生產企業調查,2005年產值利潤率比上年下降了2.1個百分點,銷售收入利潤率比上年下降了3.1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全年虧損額2005年達2.6億元,大幅增加。這一趨勢,還在延續。中高檔模具市場上主要是我國重點骨干企業與境外企業及境內“三資”企業的競爭,中低檔模具市場上主要是民營企業之間的競爭。有的已經是進入無序狀態,到了擾亂正常市場秩序的地步。
由于過低價格所必然造成的低質量,已嚴重影響一些企業的生存,迫使某些企業加速調整其定位,少數企業面臨被淘汰局面也是不足為奇的。雖然近幾年模具出口增幅每年大于進口增幅,但所增加的絕對量仍是進口大于出口,致使模具外貿逆差一年比一年大。羅百輝解析模具外貿逆差增大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特別是汽車企業的高速發展帶來了對模具旺盛需求,有些高檔模具國內的確生產不了,只好進口,但也確實有一些國內可以生產的模具也在進口,這與我國現行的關稅政策及項目審批制度有關。二是對模具出口鼓勵不夠。
國際模具資本向我國轉移的趨勢十分明顯,模具出口前景很好。由于我國模具特別是中、低檔模具在國際市場上存在著較大的價格優勢,有的模具價格甚至只有國際市場的幾分之一,再加上我國有較低廉的優質勞動力資源及較好的技術基礎和基礎配套設施,因此近年來外商在我國模具行業的投資額一年比一年大,到我國采購模具的跨國公司也越來越多。
當前全球制造業轉移的規模不斷加大,速度也不斷加快,并正向深度和廣度延伸,而我國的模具制造業正是承接轉移的較為理想之地。加之“十二五”期間,國家將繼續大力支持我國模具工業的發展,在多重有利條件下,我國內模具行業的未來將展現出一派美好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