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模具產業年進出口規模已達到40億美元,其中進口和出口水平相當,皆在20億美元左右。國際模具及塑膠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表示,模具行業不僅規模龐大,而且檔次也越來越豐富,發展前景向好。
長期以來,中國模具工業的發展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東南沿海地區發展快于中西部地區,南方的發展快于北方,模具生產最集中的地區在珠江三角和長江三角地區,其模具產值約占全國產值的三分之二以上。
羅百輝表示,我國模具業正在從較發達的珠三角、長三角地區向內地和北方擴展,在產業布局上出現了一些新的模具生產較集中的地區,有京津冀、長沙、成渝、武漢、皖中等地區,模具集聚發展成為新特點,模具園區(城、集聚地等)不斷涌現。在東部地區,已形成昆山、無錫精密模具產業集群生產基地;泊頭、蕪湖汽車模具產業集群生產基地;寧波、黃巖、深圳、東莞大型、精密模具產業集群生產基地。
國內涌現出一大批模具行業的民營龍頭企業,民營模具企業的崛起是整個中國模具產業結構中的重大調整,民營模具企業在整個模具市場中已占絕對的主導地位,加速了模具行業的快速發展。羅百輝表示,模具行業在中國被廣泛看好,近年來我國模具行業加快了體制改革和機制轉換步伐,產業結構日趨合理,主要表現為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模具標準件發展速度高于行業的總體發展速度;塑料模和壓鑄模比例增大;面向市場的專業模具廠家數量及能力增加較快;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三資”及民營企業的發展很快。
蕪湖現有兩個模具產業園和瑞鵠汽車模具集中區,三園(區)共聚集近百家中外汽車模具企業。截止2009年12月,蕪湖擁有模具企業183家,規模以上10家,模具產值22.8億元,其中經濟技術開發區有72家,產值11.2億元;大橋開發區47家,產值4.87億元;高新技術開發區18家,產值2.1億元。具有生產加工各類模具、夾具、檢具、工裝設備2.5萬噸的能力,已形成模具類別主要有鋼板模、擠出模、鑄造模、注塑模、壓鑄模、檢具、夾具、工裝,還為主機廠生產注塑件、沖壓件等。現有大型龍門式加工中心共76臺、大型三坐標16臺、用于試模油壓機、注塑機近百臺。擁有一批各類立式加工中心、電火花、線切割、普通機床、注塑及沖壓、生產線、大小機床近百臺(套),隨著模具工業的發展,裝備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