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主要的LED生產地,中國的LED產業正處于蓬勃發展之際。然而,現實狀況是企業數量雖多,但大型的龍頭企業卻有限。主要靠民營企業支撐起來的產業發展受到諸多限制。目前,中國的LED發展呈現“南方生產,北方代理”的大格局,競爭十分激烈。生產和銷售商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紛紛打起了“價格戰”,誰出價低,誰才有可能生存下去。
2010年我國LED銷售產值有望突破1500億元,這一數據是2008年的兩倍,并每年以30%的速度繼續增長。未來15年,中國的LED產業市場和中國出口市場預計可做到5萬億元左右。國內的LED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深圳則培育和聚集了900多家LED企業,約占全國總數的70%.而LED行業之間的競爭,尤其在北方地區就是價格之爭。
“LED剛剛開始‘陽光燦爛’的日子。”在剛剛落幕的大連第十二屆國際照明及LED展會上,大連裕環致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范繼業興致勃勃地說,僅僅兩天半的時間,他就接受了466家企業的咨詢,其中有合作意向的為132家,現場簽單12家。在展會現場,接受采訪的LED生產、經銷商均表示,當前,正是LED產業蓬勃發展之際。“單論中國的民用照明,就存在一個約400億元人民幣的市場。 ”此前,飛利浦照明(中國)首席執行官畢柏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說。
范繼業同時是國家中創科技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的特邀研究員,他向記者透露,目前,中國是世界LED顯示屏最大的加工廠,約80%的產品都是在中國市場加工的。“外國企業主要是看中了國內產品的低廉價格。”范繼業舉例說,“這次一個日本客戶簽了110萬元人民幣的訂單,購買工礦燈和點光源組。比如一個LED燈,他從我們這里提貨單價是286元,而拿到日本銷售,價格就幾乎翻了一番,售價在56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