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上汽的統計顯示,今年前七個月,上海汽車銷量超過10萬輛,同比增長144%,增長率遠遠超過了行業的平均增長率。
據統計,我國自主品牌產品的銷量占總銷量的比重超過了30%,但多數處于低端市場。而作為少有的中高端自主品牌,上海汽車的榮威和MG兩品牌的銷量份額逐年增長。上汽之所以能夠走上高端品牌的發展之路,原因在于沒有追求一時的銷量,而是在文化和產品品質上孜孜以求,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品牌發展之路。在上汽集團執行副總裁、上海汽車乘用車公司總經理陳志鑫看來:“只有走差異化的發展道路,以中高端為切入點,以產品技術含量、優異的性能和品質來和國際知名品牌做面對面的競爭,自主品牌才有可能持續地發展。”
陳志鑫說:“榮威品牌是通過這幾個步驟做的:第一步集成全球最好的資源,例如,通過我們內部組織架構,將來自上海大眾、上海通用以及國外運作品牌的技術和經驗,應用在上汽的自主品牌上;第二步是呈現出我們的產品,及其產品架構、品牌、技術含量都是最新的,所有的產品配件,比如發動機的EMS是BOSCH提供的,大燈是Mario的,座椅是Vio和Johnson的,ABS是TRW和Autolive的。所有的東西與海外生產的都是一樣的。”
當談到MG品牌時,陳志鑫說:“2009年末,我們把MG品牌核心全新詮釋為‘發現你的不同’,強調的是個性、氣質和創造力。今年是MG品牌的新紀元年,剛剛上市的MG6發動機、變速箱、前后橋,以及制動系統、轉向系統、傳動系統與榮威550都是一樣的,但是用戶的感知完全不一樣。MG6定位在運動,發動機標定更加注重運動性能。MG是一個國際品牌,現在要全面提升MG的品牌美譽度,先要把知名度做起來,再把品牌精神延展到產品系列中。”
與其它品牌不同,上汽在自主品牌發展上始終沒有刻意追求銷量,而將力量用在了品牌的美譽度建設上。企業在產品品質、產品技術應用、工藝嚴謹性方面完全按照跨國公司同級別車的標準打造,4S店形象盡量體現英倫風格,服務方面盡量體現中國特有的人性化服務,走了一條以時間換空間的品牌價值提升之道路。這與眾多自主品牌一開始以銷量沖市場,然后再提升品質、提升品牌價值的做法完全相反,其結果也完全不同。
從眾多媒體試車后反饋的信息看,榮威350具備了德系車操控穩健的特征,并在品質價格比上拔得頭籌。從數據看,今年新推出的榮威350不負眾望,銷量節節攀升,從最初的不足千輛,到現在已經爬升到每月4000~5000輛的水平,而且以品牌支撐的售價保持基本穩定,成為中高端品牌市場上一支自主品牌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