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合肥市民對這個名詞并不陌生,18路公交車就是依靠電力行駛的。未來,路面上的新能源汽車將越來越多,也將有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在合肥生產。在包河區的招商項目冊中,記者發現,“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被作為此次推介的重點項目之一。
根據規劃,該項目占地面積800畝,引進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電機、動力總成等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制造企業。合肥市包河工業區管委會第一副主任章穎松介紹,隨著能源的日益枯竭,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是汽車領域重要的一部分。 2009年我國實施“十城千輛”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及《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也為實現新能源客車產業化提供了契機。
包河提出打造省內首個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有何優勢呢?章穎松介紹,包河工業園區堅持打汽車牌,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已成為工業經濟主脊梁。目前,園區內已有涉及汽車制造和關鍵零部件生產的規上企業30多家。“這可以為新能源汽車提供配套”,同時,在電動汽車生產這塊,包河工業區也積累了經驗。2009年,安凱股份在包河工業區建設新能源客車生產線,預計2010年形成產銷3000輛車的規模,實現批量生產。在技術優勢上,江淮車谷也顯示出產業集聚效應:依托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研究院研發技術,安凱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奇瑞股份純電動汽車售后維修,可打造日益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