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宜興市經信委獲悉: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宜興市全面啟動了“宜興市鑄造行業整合整治三年(2010-2012年)行動計劃”。通過關停并轉或整合等措施,宜興市力爭到2012年使現有鑄造企業總數減少50%以上,形成一批符合宜興市鑄造行業準入標準和條件的骨干企業,從根本上改變鑄造行業“低、小、散”現狀,實現可持續發展。
目前,全市有鑄造企業148家,去年全市鑄造行業實現應稅銷售僅24.1億元。長期以來,宜興市鑄造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布局分散、規模偏小、能耗較高、設備落后、污染嚴重等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觀。尤其是部分位于城區居住區的鑄造企業,廢氣、噪聲等嚴重威脅周邊居民生活環境,作業現場“臟、亂、差”現象比較突出。對全市鑄造行業進行整合整治,促進可持續發展,已顯得十分緊迫和必要。
根據行動計劃,這次鑄造行業整合整治的目標是依據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規范,在2010年12月31日前,關停并轉各類違法違規鑄造企業,淘汰產能5噸/小時以下(含5噸/小時)以焦炭或煤為燃料的熔化爐(沖天爐等)。2011年6月30日前,整合整改年產量1000噸以下的鑄鋼(鐵)企業及年產量200噸以下的有色金屬鑄造企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下);2011年12月31日前,淘汰產能5噸/小時以上以焦炭或煤為燃料的熔化爐(沖天爐等)。2012年6月30日前,整合整改年產量3000噸以下的鑄鋼(鐵)企業及年產量300噸以下的有色金屬鑄造企業(年銷售收入1500萬元以下);2012年12月31日前,對未整合整改到位、不符合宜興市鑄造行業準入標準和條件的鑄造企業實施關閉。
為扎實推進鑄造行業整合整治工作,宜興市在強化安全、環保、能耗、物耗、質量、土地、職業病防治等指標約束作用的同時,進一步修訂完善了《產業發展導向目錄》,制訂出臺了“宜興市鑄造行業準入標準和條件”,在規劃布局、鑄造工藝、鑄造裝備、產量產值、用能管理、環保治理、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質量管理、人員素質等9個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提高鑄造行業準入條件和落后產能界定標準,嚴控鑄造項目的新(改、擴)建,切實把好源頭關。從現在起,凡新(改、擴)建的項目必須符合宜興市鑄造行業準入標準和條件,并且原則上已不再新批總投資在30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2000萬元)以下、單臺熔化率在1.5噸/小時以下的中頻爐、產能5噸/小時以下的鑄造項目,不再新批純鑄造企業。
據了解,宜興市在控制總量的前提下,將以市場為導向,積極鼓勵優勢企業兼并、收購、重組落后產能企業,通過整合土地、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加速淘汰落后產能。為充分調動鑄造企業積極性,宜興市還將充分利用財政資金,支持企業轉型發展,對主動關停的鑄造企業一次性給予8萬元獎勵;原地轉產為非鑄造類的企業,可享受市定重點工業項目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