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2008年一樣,大宗商品中第一個挺不住開始減產的又是鋁。記者獲悉,河南13戶電解鋁企業負責人在河南省有色金屬協會召集的一次會議上,一致同意從6月下旬起,分別采取淘汰落后、降低電解槽電流強度、提前安排一部分電解槽大修、已經大修過的電解槽暫緩啟動、安排一部分電解槽進行節能技改等方式主動壓減生產能力,合計壓減70萬噸。而根據行業研究機構阿拉丁的跟蹤,目前河南地區的最新減產總產能在38萬噸左右,而全國范圍內的減產規模則已超過50萬噸。
高電價區域面臨減產
自政府出臺《關于清理對高耗能企業優惠電價等問題的通知》后,電解鋁行業就面臨成本上漲的隱患。隨后,耗能大省相繼出臺政策,響應國家號令。河北省要求,6月底前提出超能耗(電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和產品名單報節能主管部門,實行懲罰性電價。寧夏相繼開始對節能減排實施不力的單位和地區實施經濟處罰和行政問責,對超能耗(電耗)限額標準的企業和產品名單,實行懲罰性電價。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在赤峰召開蒙東地區清理高耗能優惠電價工作會,蒙東地區清理高耗能優惠電價工作全面啟動。
調整最為顯著的還是河南省。據了解,此前,河南五大主要電解鋁生產企業上網平均電價0.47元,優惠電價清理執行后,河南省主要電解鋁企業未來的電價成本至少在0.52元以上,還有消息稱,未來河南地區電解鋁企業的用電電價將調整到0.55-0.58元的水平,成本壓力劇增。
此外,福建南平鋁業所在的延平區110千伏大工業用電電價在0.539元,從電解鋁成本和目前價格區間來判斷,早已處于虧損狀態,如果電價繼續上調,無疑將擴大虧損幅度。
另一方面,國內鋁價近期持續低迷,滬鋁在6月上旬一度跌至13750元/噸,雖最新價格已反彈至14550元/噸,但較今年一季度時的價格已經下降了超過10%。成本提升,售價下行雙向積壓了電解鋁企業的盈利空間。
故河南鋁企率先作出反應,計劃自6月下旬起聯合減產70萬噸。但考慮到近期鋁價的反彈,真正的減產幅度并未達到預期,根據阿拉丁的統計,河南的減產量共計在38萬噸左右。
阿拉丁鋁行業分析師單貴斌認為,隨著對經濟形勢的擔憂和鋁價的下行,未來電解鋁行業的減產還會逐漸發生,速率可能加快;據其統計,近來,包括山東、河南、湖北、黑龍江、廣西等地的全國可了解實際減產規模在50萬余噸左右,并已經出現更多的企業表現出減產意向,而這部分減產意向很可能在7-9月份集中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