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新區召開會議,就內衣、模具、鐘表等三大傳統產業集聚基地的定位和發展方向進行專題研究。據深圳市模具技術學會副秘書長羅百輝了解,為適應深圳市和光明新區產業發展定位,有利于集約節約土地,上述三大產業基地的定位將進行適度微調,在傳統產業基地上播種出高新技術、精密制造的“高產田”。
經過多年發展,深圳市已初步形成服裝、黃金珠寶、內衣、模具等十大傳統產業集聚基地。但是,隨著深圳市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部分傳統產業基地產出比較低等問題也日益顯現,“深圳模具產業要重新思考,進行一個清晰的定位,有關方面應綜合城市整體產業發展和行業態勢及周邊競爭的局面,在目前經濟回暖的條件下,拿出更多積極的措施。”羅百輝呼吁。對其定位進行適度“微調”,成為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的問題。在深圳市十大傳統產業基地中,內衣、模具、鐘表等三大基地位于光明新區。為貫徹落實市領導“為高端制造業騰出空間”的指示精神,結合光明新區高新產業發展戰略,光明新區召集經濟服務、國土規劃等部門,對這三大傳統產業基地定位如何“微調”進行專題研究。
據羅百輝了解,內衣基地已有維珍妮、彩浩內衣、新寶國際、他維士托等國際知名企業入駐,模具基地也已有兆恒、億和、海翔銘等知名企業入園。但是,在目前向光明新區遞交落戶申請的內衣、模具類企業中,優質項目較少。鑒于這一實際,光明新區擬在繼續引進部分已遞交落戶意向的優質傳統項目的同時,將這兩個基地剩余用地改為以安排生產性高新技術類項目為主。
鐘表基地現已相繼引進了依波精品、精瑞機芯等知名企業,國內知名品牌飛亞達、天王表以及部分瑞士名牌鐘表等一批重大項目也已遞交落戶申請,飛亞達、依波、天王、羅西尼等中國“四大名表”即將齊聚鐘表基地。目前,為利用好該基地剩余用地,光明新區有意在維持其鐘表基地定位的前提下,適當擴大引進精密儀器儀表等精密制造業項目。
光明新區對三大傳統產業基地的定位調整十分重視,認為對其進行適當調整既符合我市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戰略,也符合光明新區的產業發展定位,有利于集約節約土地。該區要求,在此次定位微調中一定要兼顧三大基地原來的歷史成因及目前的建設現狀,確保有關調整工作的平穩過渡,以實實在在的成效,來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把深圳市產業集聚基地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使之成為真正的‘高產田’”明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