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境地區、大石山區、貧困地區、水庫移民區“六位”于“一體”的百色市在西部大開發中,成為亞洲最大的鋁工業基地。
百色是國家18個連片貧困地區之一。全市12個縣(區)中有10個被列為國家重點扶貧工作縣,有1015個自治區級貧困村,占全市行政貧困村總數的55.3%,占廣西壯族自治區行政貧困村總數的四分之一。在這片喀斯特地貌的土地上,缺水、缺土、缺糧、缺電,行路難、上學難、看病難、發展難長期困擾著山區群眾。
同時,地處右江河谷的百色市,有著豐富的鋁土礦資源。最新探明儲量為7.8億噸,遠景儲量10億噸以上,占全國總儲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百色地區鋁土礦具有獨特的比較優勢,屬低硫高鐵鋁土礦,平均氧化鋁含量在50%以上,且礦體埋藏淺。
百色利用鋁土礦資源富集的優勢,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指導下,發展“銀色產業”,鋁工業產業逐步發展為革命老區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產業之一。
2003年,廣西作出把百色建設成為以鋁工業為主的廣西新工業基地和中國乃至亞洲重要的鋁工業基地的決策,全力支持百色鋁工業建設。2003年11月,總投資94億元的德保華銀氧化鋁一期工程啟動,這個在我國鋁工業歷史上一次性投資最大、一次性建設生產規模最大的氧化鋁項目,僅用兩年半時間就建成年產160萬噸的氧化鋁廠。
目前,總投資250億元、一期規劃占地面積13.7平方公里的百色新山鋁產業示范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展開。在百色市工業園區,投資3000萬元的國家鋁金屬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綜合檢測大樓已經封頂,將成為集檢驗、科研于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服務平臺。
2008年,百色市啟動實施了“千億鋁產業工程”,力爭到“十一五”末,形成年產500萬噸以上氧化鋁、200萬噸電解鋁、150萬噸鋁材深加工的規模,實現鋁產業產值1000億元、財政收入100億元。
“通過‘十一五’的努力,百色市將形成集研發、加工、檢測、交易、綜合配套服務完善的鋁產業發展體系。屆時,右江河谷的‘銀色產業’將不僅是一條充滿希望的工業帶,還是一條觀光帶、旅游帶。”百色市委書記劉正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