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11月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美10月失業率升至10.2%。這一數據遠超市場預期的9.9%水平,在突破了10%的心理關口的同時,也再度刷新了1983年來的最高失業水平。
分析人士認為,這一“難看”的失業率數據使外界對于美國經濟的可持續復蘇前景再度產生疑問,而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支持率也可能因此繼續下跌。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美國國會議員開始質疑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方案的有效性,其中一部分共和黨議員已經建議以減稅來替代目前尚未執行的刺激措施。
失業率可能繼續走高
根據美國勞工部發布的數據,在全美失業率再度創下26年新高的同時,新增失業人數也超過預期:10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減少19萬人,而經濟學家此前的預期則為減少17.5萬人。同時,盡管10月減少的19萬個就業崗位是2008年8月以來最少的,但到目前為止,美國非農業部門就業崗位已連續22個月減少,創70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紀錄。
美國勞工部提供的數據還顯示,10月建筑業、制造業和零售業的就業人數降幅最大,這意味著,盡管美國經濟已呈現復蘇跡象,但企業對經濟前景仍然擔憂,在增加雇員方面依然持謹慎態度。此前,部分經濟學家曾預測美國失業率甚至會在明年初突破1982年創下的10.8%的“二戰”后最高水平。而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曾于上月初表示,即使今后幾個季度美國經濟增速達到3%,失業率仍不會很快下降,他預計到2010年底,美國失業率都將保持在9%以上。
更糟糕的是,據美國媒體披露,截至10月,全美的不充分就業率已飆升至17.5%。所謂不充分就業人口,包含了有全職工作條件卻只能兼職的人,以及有就業意愿(即尚未進行失業救濟申請)卻不得不放棄求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