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回暖尚未明顯,不過,一些大型海外采購商已在謀劃搶抓消費復蘇的機遇。
“預計歐洲消費市場將于明年年中變好,我們為此計劃增加20%的采購量。”Mid Ocean Brands公司新任首席執行官Willem van Walt Meijer親自帶隊參加第106屆廣交會第三期采購服裝、箱包等,他昨日接受CBN記者采訪時如是說。同時,他也談到,今年第四季和明年第一季,對采購商來說還是很大的考驗。
總部設在荷蘭和西班牙的Mid Ocean Brands從1971年起開始在廣交會采購,目前是歐洲高檔禮品與商務禮品第二大公司。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該公司受到不小的沖擊,銷量下跌20%,價格下降30%,下游15000多家分銷商中有不少在賣庫存貨和降價促銷。
Willem談到,目前歐洲經濟還沒有真正回暖,實體經濟中汽車、建筑等行業都還處于低迷狀態,失業率也在上升中,明年市場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不少中小禮品采購商對明年采購還處于觀望中而不急于下單,但該企業已開始在為明年消費有望好轉準備,比起終端零售商,作為批發商的Mid Ocean Brands要更快判斷市場走勢。
在他看來,中國制造有競爭優勢,很多勞動密集型產品在質量方面已接近歐洲水平,但價格方面比歐洲制造商便宜,而且對新產品生產適應能力更靈活。而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雖然在成本上比中國制造便宜,但在供貨速度和質量方面還不如中國,目前Mid Ocean Brands公司非常依賴中國制造,并在香港專門設置一個40人的團隊來維護供應商關系,對于首次合作的新供應商,還給予一定訂金來保障風險。
廣博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舒躍平昨日也談到,文具產品出口形勢也在好轉,該企業在本屆廣交會首日就有12個客戶下單,總成交額達到1240萬美元,昨日大約有1000萬美元。訂單重新活躍起來。該企業新研發出來的由石頭、棉花、蘆葦、大豆等原材料制成的環保型文具,雖然價格比普通同類產品高出10%,但依然能被采購商接受,預計第四季度出口將快速回升,全年出口額有望從前三季度的9600萬美元上升到1.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