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副行長馬德倫周二發表演講時表示,美元走軟將增強市場的人民幣升值預期,從而可能導致大批資金流入中國,進而加大通貨膨脹風險并給中國的貨幣政策帶來挑戰。
馬德倫的上述講話與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簡稱:外管局)上周發布的觀點一致。外管局當時表示,盡管人民幣不太可能大幅升值,但今年下半年可能有更多外資流入中國。
盡管美元近期在國際市場走軟,但在全球金融危機之際,中國央行去年12月中旬以來一直保持美元兌人民幣每日中間價穩定,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因此一直持穩。
美元兌人民幣周二收盤報人民幣6.8265元,與周一收盤價人民幣6.8267元基本持平。但離岸市場美元/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NDF)則追隨美元疲勢大幅走低,表明人民幣升值預期升溫。
周二早些時候,1年期美元/人民幣NDF買價觸及人民幣6.5680元,創2008年8月初以來最低水平,預示人民幣在接下來的12個月中將升值4%。
馬德倫在演講中警告稱,長期來看中國通貨膨脹壓力將逐步增強。
雖然中國8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較上年同期下降1.2%,為連續第七個月較上年同期下降,但8月份CPI較7月份上升了0.5%。
經濟學家們預計,CPI將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恢復按年上升趨勢。
馬德倫還稱,第三季度中國經濟形勢將繼續好轉,當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將超過前兩個季度。
中國今年第一、二季度GDP增長率分別為6.1%和7.9%。
中國國家統計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將于周四格林威治時間0200公布第三季度GDP及其他經濟數據。接受道瓊斯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調查的12位經濟學家的預期中值為,中國第三季度GDP較上年同期增長9.1%。
馬德倫還表示,第三季度零售銷售增長了17%;但他沒有說明這一增幅是與上年同期還是與前一季度的比較。
中國8月份零售額較上年同期增長15.4%,增幅高于7月份的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