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9日,2010年中國國際鋁工業展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這一亞洲第一鋁展在申城的第五度登陸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在三天的展期內,參展企業和參觀商熱烈的交流互動向全球鋁業同仁傳遞著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堅定信心,上海――亞洲工業中心向世界展現著鋁業盎然生機!
在展會本次使用的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W4、W5展館共計20,000平米的展位面積中,匯聚了來自全球30個國家和地區的320家企業參展。本屆展會的到場觀眾總數也創紀錄地達到了9,059名,其中包括237名貴賓和國內外近30個參觀代表團。觀眾總數較2009年增長超過3%。展后統計報告顯示,本屆展會參觀商來自全球80個國家和地區,中國觀眾來自30個省級行政區。借力長江三角洲地區內聚集的鋁消費群體,展會到場觀眾中有超過46.35%為來自建筑、運輸、包裝、電子、電力、五金、機械制造等鋁應用行業。在所有到場觀眾中,近63%是具有采購推薦權及最終決策權的專業買家。
展會現場
初步擺脫全球金融危機和鋁行業調整影響的廣大企業也積極地拿出了尖端產品與領先技術亮相本屆展會。南山鋁業、叢林集團、巨科鋁業等國內著名鋁原材料及加工材生產商與迪拜鋁業、阿聯酋鋁業、古河斯凱等國際鋁業巨頭交相輝映,充分展示了國內外鋁產品的最新發展趨勢。瓦格斯塔夫、西門子奧鋼聯、西馬克等國際鋁加工技術與設備供應商協力國內相關供應商如金工機械、上海捷如等為國內外觀展客商帶來了熱推的最尖端產品。而中國鋁業公司今年也改變以往集團參展模式,由其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工程技術專業分支――中色科技獨挑大梁,重點宣傳企業工程設計規劃、設備研制開發上的實力。
今年展會主辦方勵展博覽集團緊扣行業脈搏,全新推出的原鋁、再生、鋁質汽車零部件三大全新特色展區格外引人注目。今年主辦方勵展博覽集團通過加強與行業協會、媒體的深入合作,緊跟行業特別是下游應用領域發展趨勢,努力打造的這三大展區使得展會產業環節精細化程度再次得到提升。這些特色專區中所涉及的電解鋁生產、回收與再生、汽車用鋁等方面的產品與技術都是當前行業普遍最為關注的話題。
除了廠商互動交流外,展會今年別具匠心地以不同形式舉辦同期會議活動,使得展會參與人群的投資回報進一步改善。貫穿三天的專題會議論壇全面地涵蓋了原鋁、金屬再生(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合作舉辦)和鋁質汽車零部件(與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合作舉辦)的全產業鏈研討,共吸引了逾千人次與會,為廣大企業解疑答惑、出謀劃策的服務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
此外,今年展會的一大亮點――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與勵展博覽集團合作在展會同期復制“SAE全球大會”品牌,舉辦首屆“SAE亞洲大會”,匯聚國際頂尖汽車工業專家面向與會汽車制造工程師、設計師、采購買手及企業高管等專業人士就最新的電動汽車尖端技術闡述獨家觀點。這也是鋁工業展首次打破常規,以終端應用倒推上游產品供應,為行業的發展和技術創新指明了方向。
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與安泰科主辦的2010年中國鋁加工論壇和展會第二天舉辦的鋁壓鑄、加工技術研討會云集了國際鋁業協會秘書長Rohald Wesley Knapp先生、日本鋁協秘書長Takuki Murayama先生及多位國內外專業學者與企業高管等權威人士,集中探討了全球鋁市場前景與機會、技術升級、熱點新應用等高關注度的問題,為鋁工業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6月9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賈明星先生在出席展會開幕式時表示:“中國國際鋁工業展覽會作為行業方向標,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鋁工業歷經風雨,卻正如展會 ‘展現鋁業盎然生機’的主題所言,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發展勢頭,并在世界鋁工業格局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指向作用。”
多家展商代表也在展會現場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中國國際鋁工業展覽會在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中國鋁工業與世界業界近距離接觸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和業務平臺。特別在經濟危機沖擊我國鋁工業發展之時,展會以獨當一面的行業責任感與戰略眼光,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為中國企業拓展眼界,打開局面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據主辦方勵展博覽集團大中華區總裁陳漢文先生透露,目前勵展正計劃在發展成熟的鋁工業展覽會的基礎上,將2011年展會的展出范圍擴充至銅、鎂以及復合材料等領域,以期打造中國乃至亞洲范圍內首屈一指的工業材料集群展會。
2011年中國國際鋁工業展覽會將于明年7月13日至15日繼續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