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鎂業分會第十二屆年會
暨2009年鎂應用新產品新技術展示會隆重召開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康義,河南省政府副省長宋璇濤,寧夏回族自治區原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駿廷,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鶴壁市市委書記郭迎光,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肖春泉,鶴壁市市長丁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文獻軍,鎂業分會會長吳秀銘、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徐晉湘,工信部原材料司調研員張鳳奎,鎂業分會顧問孟樹昆出席會議并在主席臺就座。
會議首先宣讀了兩院院士、鎂業分會特邀高級顧問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康義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在講話中說,鶴壁市是我國金屬鎂產業基地之一,在鎂的技術改造特別是鎂的深加工、新產品新應用方面作出了很大貢獻。這次會議是中國有色金屬協會鎂業分會首次在鶴壁召開的一屆年會,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個現場會。
康義指出,這幾年我國有色工業在三個方面實現了較大突破,一是生產成本大幅降低,企業管理上了一個新臺階。二是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特別是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戰略聯盟取得重大進展。三是在海外資源并購收購方面取得了實質進展,國際化經營和國際化戰略的實施邁出可喜步伐。我國金屬鎂產量從1999年起連續十年保持世界第一??梢哉f,我國鎂業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下一步,通過技術創新、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我國鎂業發展必將迎來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
河南省副省長宋漩濤在講話中簡要介紹了河南省的省情,他說,作為全國重要的有色金屬產業大省,近年來,河南省積極發揮資源優勢,加快產業轉移升級,努力提升產業競爭力,實現了有色金屬產業的快速發展。鶴壁市鎂的綜合產量約占全省原鎂及鎂合金總產量的90%,成為河南省最大的鎂加工產業基地,全球最大的鎂粉、鎂粒生產基地。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鶴壁鎂產業逐步向規模化、聚集化、高端化方向發展,培育出了一批在同行業中具有較高知名度的骨干企業。一定要以這次會議為契機,抓住國內外有色金屬需求快速增長和產業結構深刻調整的機遇,加快發展有色金屬產業,加快打造現代鎂產業體系,為加快兩大跨越、實現中原崛起提供產業支撐。
鶴壁市市委書記郭迎光代表鶴壁市四大班子和全市人民,向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在簡要介紹了鶴壁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后,他指出,為進一步把鎂產業做大做精做強,鶴壁市正在制定金屬鎂精深加工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支撐項目三年推進計劃,力爭到2012年建成國內有影響的綜合鎂加工產業基地和高端技術研發基地,努力打造中國鎂谷。鶴壁市著力為產業發展提供良好平臺,在開發區規劃建設以精深加工為主的6.8平方公里的產業園區。為了突破瓶頸制約,鶴壁市出臺了技術創新和人才引進兩個三年計劃,目前包括冶煉、加工等在內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發正在積極推進。同時還加強對金屬鎂產業發展的領導和協調,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推進小組,真正發揮政府與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分析了我國鎂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清潔生產、節能降耗、降低成本,是我國鎂工業持續發展,由生產大國向技術應用強國轉變的重要課題。要通過官產學研用的有效結合,建立健全產業發展的有效機制,形成合理穩定的鎂產品價格,促進鎂工業的持續健康穩步發展。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司長肖春泉在講話中指出,我國結構調整的大背景,為金屬鎂工業展現了廣闊的發展前景,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鎂作為一種新金屬,生產工藝已經實現了飛躍性的變化,市場應用正逐步發展到多個領域,許多新的領域和新的行業正在進一步開拓中,鎂工業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關鍵時期。
鶴壁市市長丁巍介紹了鶴壁市的市情和金屬鎂產業發展情況。他說,鎂在鶴壁,鶴壁在鎂,鶴壁的發展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正在向著更高更遠的宏偉目標跨越前進。熱忱歡迎大家共謀發展良策,共尋合作商機,共創美好未來。
鎂業分會會長吳秀銘以《依靠創新,推進鎂合金的應用》為題,作了專題報告。
鎂業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徐晉湘以《拓展基礎,創新協作,把鎂及鎂合金應用提高到更新水平》為題,總結了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工作,通報了下一年度工作要點。
國資委物資流通國際事務中心、河南省直有關部門和鶴壁市負責同志,以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等單位的有關專家出席了會議。
本屆年會邀請了30多位專家、教授在大會上進行學術交流,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家著名企業參加新產品、新技術展示。
中華壓鑄網副總經理呂為群應邀參加了這次會議。
中華壓鑄網給大會的祝賀條幅
2009年鎂應用新產品新技術展示會吸引了眾多的參觀者。
(中華壓鑄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