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第十七屆上海國際壓鑄暨有色鑄造展(CID 2023)聚集了近500家國內和全球的行業巨頭及細分企業,向外界釋放了我國制造業強勁發展的信號。
"今年的壓鑄展可以說是集中了國內產業鏈上最多的企業,各家企業都在發布應對行業變化的最新壓鑄產品和數字化的前沿技術,同行之間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都在進行積極廣泛的交流;另外一面,汽車工業百年歷史,經歷了福特、豐田和特斯拉模式,每次變革都是為了追求規模和技術的領先優勢,我們國內企業也要有緊迫感,必須緊隨行業發展而推陳出新,不然就面臨淘汰的風險。”日前,長三角地區一家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黃濤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超大型壓鑄機全球領先
7月12日,港股上市公司力勁科技母公司力勁集團在上海國際壓鑄展上展示了超大型一體化壓鑄技術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最新應用,其圍繞超大型一體化壓鑄技術,以令人矚目的展臺設計1:1復刻還原了12000噸超級智能壓鑄單元。
“力勁集團的12000噸超大型智能壓鑄單元,獲評2023年度全國壓鑄行業創新技術稱號,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為大型一體化壓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大型化、標準化、智能化、柔性化將成為超大型一體化壓鑄的未來與方向。”力勁集團副總裁劉瑩瑩也在受訪中透露。
值得一提的是,力勁集團的12000噸超大型壓鑄機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生產一體化底板的關鍵“模具”,也是我國在新能源產業鏈上游占據技術壟斷地位的“標志”。
“國內和全球其他國家都沒有生產新能源汽車一體化底板的如此巨大的模具,包括特斯拉在內的企業采購的都是我們生產的壓鑄機。”力勁集團一位相關負責人在當日采訪中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在業內人士看來,超大型一體化壓鑄機無疑相當于芯片產業鏈上的“光刻機”,芯片研發再超前如果沒有及時跟上的生產工具,也只能望洋興嘆,而至少在新能源產業鏈上,我國的超大型一體化壓鑄機已經實現量產。
“早在三年前,特斯拉在電池日發布會上宣布ModelY將采用一體壓鑄生產車身后底板總成,替換掉原來的370個零件,最終可以實現汽車總重量降低10%,續航里程增加14%,同時計劃未來用3個大型壓鑄件拼接成整個下車體總成。由于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地位,以及一體化壓鑄技術應用在ModelY生產線的夸張數據,市場意識到這可能是汽車制造業新的工業革命。2022年我國一體化壓鑄首次迎來國家層面的政策指導。去年4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推動鑄造和鍛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一體化壓鑄成形、無模鑄造、輕質高強合金輕量化等先進鑄造鍛壓工藝技術實現產業化應用;到2035年,行業總體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培育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上海一家頭部券商新能源產業鏈分析師吳曉飛分析指出。
德邦證券發布的研報也分析指出,一體化壓鑄產業鏈上游為壓鑄機、材料與模具廠商,中游為鋁合金壓鑄廠,下游為主機廠。上游一體化壓鑄需要免熱合金材料,國內立中集團、上海交大、廣東鴻圖、湖北新金洋等已研制成功,材料端競爭充分。一體化壓鑄對模具的強度及韌性要求更高,模具端大型壓鑄機是實現一體化壓鑄的基礎,力勁科技為行業龍頭,12000噸以上壓鑄機量產有望助力整車級別一體化壓鑄件;中游國內壓鑄行業集中度較低,中游壓鑄廠商紛紛布局,文燦、鴻圖、拓普等較為領先;下游特斯拉率先推出一體化壓鑄,引領行業發展方向,大眾全新SSP平臺將引入一體化壓鑄,后車身一體式鋁壓鑄樣件成功下線。國內新勢力奮起直追,蔚來較為領先;吉利、比亞迪、長城等傳統車企也已入局。
搶占制高點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高速發展。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作用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猛,2022年我國汽車銷量超2686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93.4%。數據顯示,2022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增長96.9%和93.4%,市場占有率達到25.6%。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給壓鑄行業發展帶來新機遇。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三電系統,尤其是汽車底盤結構件,廣泛使用鋁、鎂合金輕量化壓鑄件和一體化壓鑄件。這標志著以一體化壓鑄為核心的“大壓鑄時代”已經來臨。
自特斯拉率先采用一體化壓鑄后,目前已有通用、現代、吉利、豐田等多家車廠跟進使用或計劃使用這項技術。經過前期的產業布局和技術、工藝積累開發,2023年我國將迎來一體化壓鑄集中量產年,行業有望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民生證券則預測,2025年國內一體化壓鑄件市場規模有望達299億元,2022年至2025年市場復合年均增長率達177%。
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機構都在發力!
就在本屆上海國際壓鑄展上,參展商之一的廣東鴻圖22億元定增計劃在6月底獲批,擬在華南、華東、華北、華中等區域建設生產基地,與當地主機廠共建汽車產業集群。
而海外行業巨頭全球領先的壓鑄解決方案提供商布勒集團則在展會上通過數字現實技術呈現全球領先的兩模板壓鑄機——布Carat840/920,這是沉浸式空間數字現實在工業設備展的首次亮相。
“雖然特殊時期常態化給汽車制造行業帶來很強的沖擊,但布勒壓鑄轉危為機,近年來迅猛發展,通過布勒穩定的全球供應鏈與服務體系,不斷升級的數字化創新技術與智能制造,依然引領著壓鑄行業的發展。我們對未來壓鑄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并致力于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布勒集團亞太區總裁王維波在7月12日受訪時表示。
布勒壓鑄事業部亞太區總監盧敏表示,一體化是壓鑄行業未來發展的目標,隨著中國智能制造的不斷發展,中國的市場和更新迭代速率不斷加快。布勒作為壓鑄行業的領軍企業,在維持技術優勢的基礎上,未來將在三個模塊持續提升,例如提升效率、降低能耗和持續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