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新能源市場份額呈下降趨勢
2月份,德國新能源汽車份額繼續下降,從去年同期的24.9%降至21.5%。純電動汽車份額雖有增長,但插電式混合動力份額幾乎減半。在德國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的大背景下,今年汽車市場將難以實現大幅增長。與過去兩年相比,供應鏈可能會有所改善,將有助于加快釋放期待已久的積壓訂單,與去年相比,數量略有增加。但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新訂單的未來增長似乎不太可能。
博世新能源汽車基地在蘇奠基
博世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及自動駕駛研發制造基地在蘇州奠基。根據協議將進一步推動博世氫燃料電池和商用車電動化產品的本土化開發和商業化進程,預計于2024年年中竣工。
蔚來首個加入SBTi中國新能源車企
蔚來日前宣布,承諾加入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并在未來2年內規劃設定科學碳目標。據介紹,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是由全球環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聯合國契約組織(UNGC)、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共同發起。
馭勢科技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
日前,前沿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馭勢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數億人民幣C輪融資,此輪由東風資管及重慶高新開發建設投資集團旗下重科控股共同參與投資,也將加速推動馭勢科技在乘用車自動駕駛領域的戰略布局。與此同時,在兩位新股東及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馭勢科技將在重慶設立乘用車業務總部,將L4級的U-Drive無人駕駛技術應用至L2+及L2++等前裝量產領域,賦能主機廠自動駕駛智能化升級。
遠程汽車赴美IPO前將再融資
據彭博社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旗下品牌遠程汽車考慮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IPO)前再籌集至多3億美元的資金。據悉,遠程汽車成立于2016年,生產電動商用車、公交車和長途汽車。
巴西推動比亞迪收購福特巴西工廠
知情人士透露,巴西總統盧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將在本周訪問中國,此行的計劃包括推動比亞迪收購福特在巴西東北部的一家工廠的相關事宜。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比亞迪和福特的談判已“進入最后階段”,不存在重大障礙。
LG新能源與豐田談判電池合作
韓國電池巨頭LG新能源首席執行官Kwon Young Soo表示,LG新能源與豐田汽車正在就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合作進行談判。當被問及談判進展時,Soo表示談判進展順利。“我們正在討論合作方式。”
本田計劃推出電動輕便摩托車
3 月 27 日消息,本田最早將于 2023 年內在日本上市以馬達驅動的電動兩輪車面向個人的商品。這是該公司首次在日本國內面向普通消費者推出電動兩輪車。本田計劃 2024 年前,在中國、東南亞、歐洲、日本推出包括帶腳蹬的電動輕便摩托車(Mopet)及配備馬達的自行車在內的 5 款車型。2024 年至 2025 年將追加推出 5 款電動摩托車。
現代汽車成立泰國分公司
據韓媒報道,一位韓國現代汽車人士3月24日表示,為了在日本汽車制造商主導的當地市場獲得份額,現代已在泰國設立分公司,分公司將于4月1日開始運營。這位人士還表示,現代可能會考慮根據市場需求建立當地生產設施。
奔馳、日產、特斯拉召回部分車型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一批車輛召回信息,涉及奔馳、日產、特斯拉等品牌。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計劃召回部分進口G級汽車,共計17966輛;計劃召回部分進口S級汽車,共計7輛。北京奔馳汽車有限公司計劃召回部分國產E級、GLC汽車,共計548輛。日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計劃召回部分進口日產貴士汽車,共計3514輛。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擴大召回部分進口Model S電動汽車,共計2649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