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汽埃安A輪募資近183億元
廣汽集團20日晚披露廣汽埃安A輪融資的最新進展,目前全部戰略投資者已完成融資引戰協議簽約付款。此次A輪融資共引入53名戰略投資者,融資總額182.94億元,刷新了國內新能源整車行業單筆私募融資紀錄。增資完成后埃安估值為1032.39億元,是當前國內未上市新能源車企最高估值。廣汽集團仍直接及間接持有廣汽埃安76.89%股份,為控股股東。
東風持續加大新能源汽車產能布局
10月20日,東風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19日接受多家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收購博盛新材料后,將持續加大公司電池隔膜產品在新能源汽車、儲能等新材料領域的產能布局。同時,公司正在擬定新能源汽車、儲能電站材料的投資規劃。
福田、億華通成立新能源汽車公司
企查查APP顯示,近日,北京卡文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5億元。該公司由福田汽車、億華通、博世(上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共同持股,其中福田汽車持股65%。
中化國際與德創未來簽合作協議
10月19日晚間,作為化工巨頭的中化國際發布公告稱,其與德創未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技術開發、換電系統開發、配套使用、新能源卡車銷售、品牌推廣以及商業模式探索方面展開深度戰略合作。
蜂巢能源提供小鵬P5電芯模組下線
10月20日,蜂巢能源宣布,其為小鵬P5 550km續航版本提供的電芯模組批量下線,該電芯在蜂巢能源常州金壇全新AI智能工廠生產,采用蜂巢能源疊片電芯技術,配合中鎳高電壓安全體系,具有低內阻、高安全的特點。
雷軍:小米汽車成功的唯一途徑是躋身TOP 5
10月19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在推特上分享了對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的看法。他寫道,當全球電動汽車行業走向成熟時,前五大品牌將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因此,小米成功的唯一途徑是躋身前五大品牌,每年交付超過1000萬輛汽車。
吉利牽手華潤微電子
汽車之家資訊,從官方了解到,吉利科技集團與華潤微電子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構建車規級功率半導體產業合作機制,基于功率模塊、MEMS傳感器、面板級封裝等產品或技術推出聯合解決方案,推動提升新能源汽車、電動摩托車等場景下的半導體自給率。
泰科電子汽車事業部昆山工廠投產
10月20日,泰科電子中國汽車事業部宣布昆山工廠一期正式投產,同步啟動二期工程建設,預計投產時間為2024年。昆山工廠是TE汽車事業部在中國市場的又一重要布局。據了解,新工廠總投資1.32億人民幣。主要生產端子與連接器,混動和純電動連接器,總規劃年產能約33億件連接器,一期產能20億件,二期約13億件。
比亞迪元PLUS亮相哥倫比亞
從比亞迪汽車官微獲悉,近日,比亞迪e平臺3.0首款A級潮跑SUV——元PLUS(當地稱YUAN PLUS EV)在哥倫比亞驚艷亮相。這是該車型繼進入哥斯達黎加、烏拉圭和多米尼加市場后,在又一拉丁美洲國家上市。
InoBat考慮在西班牙建電池工廠
斯洛伐克電池制造商InoBat已經與西班牙政府簽署了一份意向聲明,該公司將在位于西班牙中部的巴利亞多利德市建立一座電動汽車電池工廠。
Arrival將把業務重點轉向美國
電動汽車初創公司Arrival 在10月20日表示,將重組業務,專注于美國市場,尋求利用美國《降低通貨膨脹法案》的激勵措施,以努力削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