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飛凱達加碼研發致力突破一體化壓鑄新技術
8月24日,今飛凱達發布2022年半年度報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19.13億元,同比增長10.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354.32萬元,同比增長20.02%。此外2022年上半年,今飛凱達的研發投入達到8233.47萬元,同比增長近30%,緊緊跟隨一體化壓鑄的趨勢潮流,公司正在開發的低碳高強韌非熱處理壓鑄鋁合金新材料的目標產品主要為新能源車/傳統車一體化壓鑄件及大型一體化壓鑄件,力求在一體化壓鑄領域完成新的技術突破。目前,今飛凱達正在與相關新能源車與傳統車廠進行洽談低碳非熱處理一體化壓鑄鋁合金材料的聯合研發及未來底盤結構件產品的推廣應用。
02
文燦集團預計三季度一體化鑄造產品進入量產
智通財經APP獲悉,近日,文燦集團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目前公司給客戶開發的一體化鑄造產品都是公司深度參與,協同客戶開發設計的,預計在今年三季度某新勢力客戶的一體化產品將進入爬坡量產階段。在電機殼方面,公司新拿到了某客戶電機殼的一個新項目,預計在今年年底進行量產。同時目前公司的模具公司已經安裝完畢了1000噸的合模機和大噸位承載行車,已經具備了大噸位模具的自制能力,后續大噸位模具將優先考慮自制。
03
合力科技公布半年報,上半年凈利減少23.9%
合力科技于2022年8月25日披露中報,公司2022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12億元,同比下降11.1%;實現歸母凈利潤2838萬元,同比下降23.9%。主要系受疫情影響和公司商用車配套的鋁合金部品和子公司合力制動產品銷量減少,且主要原材料鋁錠漲價所致。
04
華域汽車上半年營收688億,過半來自上汽
8月25日,華域汽車公布2022年上半年財報。報告顯示,按合并報表口徑,上半年華域汽車實現營業收入68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1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7.78%。作為華域汽車的控股股東,上汽集團一直是其主要業務來源。此外,經過多年發展和積累,華域汽車已與一汽大眾、長安福特、神龍汽車、北京奔馳、華晨寶馬、北京現代、東風日產、長城汽車、江淮汽車、廣汽集團、北汽集團、吉利汽車、比亞迪、特斯拉上海等國內主要整車企業建立合作關系。
05
傳本田考慮新建一條供應鏈,降低對華依賴
8月24日,據《產經新聞》報道稱,本田汽車正在考慮建立一條單獨的供應鏈,以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作為日本的主要汽車制造商之一,本田此舉意義重大。
對此報道,本田汽車一位發言人表示,《產經新聞》的報道并非該公司宣布的內容,并補充稱,該公司一直在全面評估其供應鏈并進行風險對沖。“對中國供應鏈的審查和風險對沖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但這并不意味著要與中國供應鏈脫鉤。”
06
祥鑫科技上半年新能源業務占比近70%
祥鑫科技8月24日晚間披露的2022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今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17.1億元,同比增長69.3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59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6.41%,其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非后的凈利潤6599萬元,同比增長93.50%。依據公告,祥鑫科技上半年經營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受益于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帶來的客戶需求旺盛,同時公司新建項目逐步量產,新能源動力電池箱體、新能源汽車精密沖壓模具及金屬件及光伏逆變器精密沖壓模具及金屬結構件等產品訂單量明顯增加,導致營收、利潤同比增長。
07
東山精密設立新能源汽車業務子公司
東山精密發布公告稱,為更好貼近新能源汽車客戶及其TierOne廠商,縮短大型產品運輸半徑,擬在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設立全資子公司,從事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等,計劃投資總額為13億元。
東山精密證券部工作人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堅定看好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展前景,本次投資將與公司主營業務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全資子公司的設立,將充分借助地理位置及場地等方面的綜合優勢,更好更快地響應客戶需求,提升客戶服務能力,有助于公司更好地推進新能源發展戰略。”
08
云海金屬子公司與中建簽鎂合金模板框架協議
云海金屬公布,近日,公司子公司安徽鎂鋁建筑模板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鎂合金模板租賃框架協議》,經雙方充分協商,就鎂合金建筑模板租賃事宜簽訂框架協議。
09
2022上半年西部地區電解鋁建成產能3196萬噸
8月25日,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葛紅林在接受財聯社采訪時透露,當前有色金屬行業正加快布局結構調整。特別是通過產能置換,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推動消耗大量電力的電解鋁產能向水電資源豐富的云南、四川等西部地區轉移,提高了全國電解鋁生產“綠電”使用量。截至2022年6月底,西部地區電解鋁建成產能3196萬噸,全國占比72.5%,未來仍有350萬噸產能待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