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利達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2022年4月7日,深圳市銘利達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銘利達,股票代碼:301268)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國內資本市場將迎來一家國內領先的精密結構件一站式配套服務商。
截至收盤,銘利達報30.40元,漲幅6.67%,成交額7.04億元,振幅21.47%,換手率67.10%,總市值121.60億。
憑借豐富完善的精密結構件產品譜系、多品類“一站式”的產品供應能力、行業領先的技術研發優勢,銘利達砥礪精密結構件制造行業十余載,持續鑄就優質標的成長底色,實現行業領域品牌知名度的持續提升。
銘利達本次發行計劃募集資金7.81億元,重點投向“輕量化鋁鎂合金精密結構件及塑膠件智能制造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圍繞主營業務進一步延伸、拓展與加強,賦能銘利達實現長期高質量發展。

02
力勁科技深汕特別合作區智慧工廠計劃年中投產
香港 - Media OutReach- 2022年4月6日,力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公布,位于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的超大型壓鑄機生產基地將于年中投產,預計新生產基地可提升約30%的產能空間,可為市場提供更多優質產能,助力本公司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新生產基地位于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總占地面積為4.83萬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積約為9.20萬平方米,是公司除深圳、寧波、上海、意大利外,又一生產基地即將投產。新生產基地主要用于壓鑄機業務,預期可望為本公司提升約30%的產能空間,具體產能安排將按客戶市場需求而定。
新生產基地主要產品應用方向包括6000噸及以上超大型壓鑄單元、工業機器人和周邊自動化配套設備的研發、生產與制造。同時,該生產基地配備智慧化管理系統、碳排放實時監測系統及生產管理可視化駕駛艙,具備智慧化生產條件。預期新生產基地投產可有效提升大型壓鑄單元的產能,優化現有產業布局。
03
揚州瑞立勝賽思精密壓鑄智能化改造嘗甜頭
江都高新區的揚州瑞立勝賽思精密壓鑄有限公司,在企業新改造的壓鑄件生產車間內,39臺全新的機器人壓鑄設備一字排開、上下揮動,實現機械手取件、自動切邊、自動化生產。
“改造前,壓鑄件車間是人工取料、人工切邊;改造后,車間實現生產自動化,以前兩人一機,現在一人能控制兩臺機器,車間員工人數從82人縮減到45人。”公司執行總經理全海中告訴記者,智能化改造讓企業嘗到了甜頭,產出從改造前的年產1300萬件提升到現在的1700萬件,生產效率大大提升。(揚州日報)
04
東科模具精密加工項目開工
4月6日,江津68個項目開竣工。東科模具精密加工項目開工,該項目法人為重慶東科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21日,注冊資金2000萬元人民幣。該企業主要從事專業壓鑄模具的制造和生產。
此項目位于重慶市江津珞璜臨港產業城,總投資0.4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0.35億元,規劃用地面積約18畝,新建建筑面積約0.99萬平方米,包括輕鋼結構工業生產廠房,布局了鋁合金零部件精密機加工生產線。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將達到1.2億元,年稅收270萬元,該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助力江津區打造重慶市先進制造業示范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05
宏聚電子年產6000萬套壓鑄產品項目公示
宏聚電子年產6000萬套壓鑄產品項目,位于湖北荊州松滋市新江口街道望月村四組,項目總投資12000萬元,占地面積185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1800平方米。由兩棟各10900平方米的兩層廠房構成。購置4條自動化壓鑄生產線各類生產設備50(臺)套,年產鋁合金壓鑄件6000萬套。
宏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公司主要產品為電子開關、電源插座及電子塑料、五金零部件。2002年設立深圳市宏聚電子有限公司,負責整個大陸地區的營銷網絡。2003年在廣東東莞成立東莞市宏聚電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負責產品的加工制造。
06
萬安科技對外投資設立合資公司的進展
浙江萬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與控股子公司安徽萬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控股孫公司安徽盛隆鑄業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投資,在安徽省寧國市設立一家合資公司。
近日,該合資公司已經完成了工商注冊登記手續并取得寧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41881MA8NX2C39P),公司名稱:安徽萬安智晟汽車底盤系統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壹億圓整。
07
東安動力一季度變速器銷量同比增長138.5%
重組整合的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開年以來克服疫情影響,生產經營成績單亮眼,一季度累計銷售整機18.94萬臺,同比增長8%。其中,變速器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38.5%。(黑龍江新聞網)
08
巨星科技取得客戶電動工具采購確認
巨星科技公告,近日,公司取得來自美國某大型零售業公司的采購確認,采購標的為12伏特動力工具(12 volt power tools),采購范圍為北美2000家左右門店的未來三年全部該類型產品的銷售和服務,預計訂單金額為每年不少于1500萬美元,超過公司2020年動力工具產品收入的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