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德國經濟一改之前的強勁增長勢頭,調頭向下,各項指標均表現疲軟。
曾一度高歌猛進的歐洲經濟發動機為何減速,它的未來前景如何引人關注。
出口啞火拖累經濟增長
繼前一季度環比萎縮之后,德國經濟去年第四季度環比陷入停滯,雖勉強躲過連續兩個季度環比萎縮的技術性衰退,但前景不容樂觀。
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德國經濟增長動力主要來自國內:建筑和機械設備等領域的投資增加,私人消費小幅上漲,政府支出大幅增加。但是,德國出口繼續啞火,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減弱。
德國權威智庫伊弗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主任蒂莫沃爾默斯豪澤說,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經濟和貿易政策領域出現震蕩,貿易摩擦、英國脫歐和意大利新政府財政政策等一系列不確定因素,給德國出口帶來重創。
另外,德國經濟界一直警告說,德國經濟增長不可能永遠持續。德國很多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已接近極限,專業人才短缺、原材料供應不足等問題將持續限制企業進一步擴大生產,也對德國經濟增長構成挑戰。
去年12月份,德國零售額環比、同比雙雙下降,令德國經濟的疲軟跡象更為明顯。
德國政府和經濟機構普遍認為,德國經濟增速今年將進一步放緩。德國政府最新預測,今年經濟增速將為1%,遠低于去年秋季預測的1.8%。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中也大幅下調德國2019年經濟增長預期,從去年10月預計的1.9%降至1.3%,并稱德國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正在積聚。
外部因素致衰退風險激增
IMF曾表示,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級、英國無序脫歐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再評估等,是德國經濟短期內面臨的突出風險。另外,德國央行曾多次提醒政府,需要警惕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帶來的風險。
IMF第一副總裁戴維利普頓1月份曾說,對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來說,最大風險來自英國無序脫歐,其次是意大利激進的經濟和財政政策可能引發新一輪歐元危機。
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迪特爾肯普夫近日也指出,如果歐洲和英國之間貿易大范圍中斷,德國經濟將遭受重創,經濟增長將大幅萎縮。
根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的數據,德國出口的約7%流向英國,國內75萬個就業崗位依賴于此。德國在英直接投資額超過1200億歐元(1歐元約合7.6元人民幣),投資企業2000多家。
德國工商大會負責外貿的副總裁福爾克爾特賴爾說,如果英國無序脫歐,對德國企業來說,關稅額將達到數十億歐元,給企業造成巨大負擔。
外部風險不斷積聚,導致德國衰退風險激增。德國漢斯伯克勒爾基金會宏觀經濟政策研究所的預警模型顯示,德國經濟的衰退風險率正在快速上升,去年10月僅為6%,12月就升至23%,當前更是達到34%。
美汽車關稅之劍懸于頭頂
分析認為,美國的貿易政策成為德國乃至歐洲經濟面臨的重要不確定因素。
2018年7月1日起,美國對歐洲加征的鋼鋁關稅正式生效,一度引發美歐貿易摩擦。而美國一直在討論是否加征汽車進口關稅,美國對歐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給德國經濟前景蒙上陰影。
汽車行業是德國支柱產業,占德國出口額約五分之一,創造就業約80萬個,目前卻面臨內憂外困。從內部看,德國的柴油車禁令討論、歐盟實施排放測試新規等,讓德國各大車企嚴重受創。從外部看,隨著世界經濟放緩,外部需求減少,且美國的汽車關稅之劍時刻懸于頭頂,都讓德國汽車行業如坐針氈。
德國汽車工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德國汽車產量同比劇減18%,至29.6萬輛,出口更是驟降20%,至24.68萬輛。
2月17日,美國商務部向總統特朗普提交進口汽車關稅232調查報告,美國或將提高汽車進口關稅。德國經濟智庫伊弗經濟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美國對進口汽車開征25%關稅,那長期可能導致德國對美國汽車出口減少50%。伊弗經濟研究所外貿專家加布里爾費爾貝邁爾說,美國一旦征收高關稅,將使德國汽車總出口減少7.7%,約相當于184億歐元。
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在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對美國喊話,公開指責美國將德國對美汽車出口看成是國家安全威脅,為寶馬等德國汽車企業對美出口辯護。(消息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