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電動助力自行車出口大國,2016年出口392.5萬臺,其中出口歐盟220.9萬臺,占56.3%。然而最近一條消息讓國內眾多電動助力自行車企業憂心忡忡—2017年8月,歐盟發布電動助力自行車新版標準EN 15194-2017,并將于2019年2月28日正式執行,屆時出口到歐盟的電動助力自行車必須符合新標準。
歐盟電動助力自行車新標準提高了自行車整體安全部件的強度要求,對關鍵部位如車架、前叉、車把等強度和耐久性等的要求更為嚴苛,出口企業面臨嚴峻挑戰。
據悉,EN 15194從2014年開始就已經出現標準草案,經過近四年的努力與各國專家論證與實踐討論最終形成現在的版本,該新版標準在標準使用范圍、技術參考文獻、定義和術語部分、安全要求和/或保護措施、標志、說明書等都進行了修訂,其中最主要的是主體部分,安全及功能要求進行了非常大的更新,也是此次版本難點所在,主要體現在以下:
1. 電氣安全方面,由原來標準中要求的符合ISO 2575中的電氣符號的要求,以更清晰的符號規范明確化,加大了電池盒的沖擊強度要求,增加了防篡改措施的要求。
2. 在機械安全方面,對剎車系能的耐熱測試制動能量的相關要求由原來的55Wh改為75Wh,進一步提高電動車的剎車強度要求;
對電動自行車的車把、前叉、車架的靜態強度與疲勞強度提高了要求,特別是鞍管疲勞測試后增加了2000N靜載測試,這個大大增加安全性的同時也對制造廠的技術與制造成本提高了許多;
另外老版本標準中不涉及反射器與車燈的要求,新版標準增加了該內容后,許多國內反射器及車燈廠將面臨非常大的技術貿易壁壘,將需要從技術、生產工藝、模芯開發來攻克難關。
3. 該標準在危害的清單和性能等級上進行了分析與分類,對電動自行車控制系統風險等級評估要按照ISO 13849的風險圖示來進行。
昆山創建我國首個國家級出口自行車質量示范區以來,電動助力自行車出口穩步上升。江蘇昆山檢驗檢疫局經過質檢總局批準,設立技術性貿易措施通報評議研究基地,協助企業化解技術貿易壁壘,提高產品質量和核心競爭力。檢驗檢疫專家指出,對于中國電動助力自行車企業來說,生產力上具備一定的優勢,但技術方面還是比較薄弱,要想在歐洲市場長期生存和發展,就要不斷提高產品的技術水平,及時關注市場動態,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主動面對挑戰。
歐盟新標準發布以來,昆山檢驗檢疫局專家主動深入捷安特、耀馬、世同等輸歐電動助力自行車企業調研,采取多種措施協助企業面對技術法規升級。一方面加強宣傳,使企業及時了解標準的變化,提前準備應對措施;另一方面做好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醒企業完善產品設計要求,提高原料檢驗標準,從源頭把好質量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