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游電解鋁行業產能難以遏制之際,過剩壓力也向鋁材加工企業傳導,這導致下游消費對鋁價及鋁行業的盈利情況形成拖累。此外,中國鋁材加工行業綜合技術水平低,科技創新和自主開發能力弱,也是導致中國鋁材出口競爭力不足的原因之一。隨著鋁加工行業遭遇沖擊,產業升級已迫在眉睫。
鋁加工產業升級的必要性
鋁材由于易于回收利用,用于交通運輸工具中可節約能源,用于建筑領域可構造綠色建筑,根據特殊要求可適用于條件惡劣或不易接近的環境中,因此鋁材就是環境友好型材料。在更大范圍內應用鋁材對于造就低碳社會、循環利用的社會及安全環保的社會是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
數據顯示,2006年以來,我國鋁材產量整體呈逐年增長趨勢,增長速度波動較大。2016年我國鋁材產量5796.1萬噸,累計增長9.7%。
與此同時,2005年,我國開始由鋁材凈進口國轉變為凈出口國,凈出口規模整體呈增長趨勢;2016年,我國鋁材凈出口量達到了367.96萬噸。
不過,2006-2016年,我國鋁材表觀消費量逐年增長,增速呈下降狀態。2015年,我國鋁材表觀消費量達到了4863萬噸,同比增長7.38%;2016年,表觀消費量為5428萬噸,但是同比增速下降至11.62%。(注:鋁材表觀消費量=產量+進口量-出口量)
鋁加工產業升級的重點分析
鋁加工產業的升級核心應是轉變發展方式以保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轉變發展方式的具體體現應該是產能調整、產業的合理布局、產品結構調整、采用適用的技術路線等,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同時要保證產業本身實現資源節約型的發展目標,全面打造綠色產業。
首先,提高行業技術水平。盡管我國部分鋁加工企業在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工藝裝備的基礎上,通過自主開發和創新,使某些單一技術達到或接 近了國際先進水平。但從整個產業來看,很多企業仍處于上世紀90年代的生產水平,受體制、機制、資金及技術方面所限,技術改造乏力,亟需加以提升。
其次,行業合理布局。受計劃經濟殘余的影響及地區經濟和文化水平相對落后所致,我國鋁加工產業布局不甚合理,需將鋁板帶生產線針對性轉移西部、鋁寬厚板生產應靠近最終用戶、擠壓鋁型材生產線貼近市場。
再次,生產的精細化分工。我國鋁原料的對外依存度超過50%,如何突破資源約束已成為鋁加工產業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重大課題。解決的辦法無外乎是合理開發國內資源、積極利用境外資源,依據企業和地區的條件實現鋁加工產業的精細化分工,走專業化發展的道路。
最后,延長產業鏈及合適的技術路線。延長產業鏈實際就是將冶煉和加工兩個產業重組,重新調整鋁加工企業的結構。例如,對于冶煉企業而言產品是向下游延伸,自建鋁加工企業產品由鋁錠改變為鋁加工材產品,延長了產業鏈;將鋁加工企業建到電解鋁企業附近,鋁原料由傳統的鋁錠熔化、鑄坯變成了電解鋁,等同于鋁加工企業向前工序擴張。
總之,只有努力提高大部分鋁加工產業的綜合技術水平,加強基礎研究,沖破行業限制,加強人才流動,才能使我國的鋁加工產業綜合水平迅速接近世界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