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是過去時,高增長才是主基調”。
2016年,車用發動機產業書寫了持續加速、“高質量”增長的一年。
2016年前11個月的車用發動機產銷量已經超過2015年全年,累計完成產銷2250.48萬臺和2245.45萬臺,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4.81%和14.20%。預計12月單月產銷量將刷新全年單月最高值,2016年全年產銷量增幅接近15%。
今年車用發動機的高速增長離不開國家汽車產業政策對小排量乘用車市場的鼓勵,也受益于商用車市場復蘇帶來的柴油機銷量的觸底反彈。總體來看,無論是排放政策的加嚴,還是自主發動機及零部件企業的進步,都邁進了一個新的階段。
排放法規升級進程的確立和統一給汽車和發動機企業吃了定心丸。2016年1月14日,環保部、工信部2016年第4號文件發布,國五排放升級實施進程確立,自2016年4月1日起,東部11省市所有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的輕型汽油車、輕型柴油客車須符合國五標準要求;重型柴油車全國國五2017年1月1日起實施;輕型柴油車全國國五2018年1月1日起實施。2016年10月11日,柴油車國六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發布,將于2020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
另一方面,關于京六與國六的兩年紛擾于今年6月結束,最終以國標為統一,汽車和發動機企業不再為國家和地方的標準之爭而困擾,這確保企業可以正確選擇產品技術路線,確立發動機企業新產品產期研發戰略以及成本控制計劃。
自主汽油機技術先進性提升
2016年,車用汽油機市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自主品牌發動機技術提升明顯。在各類發動機評選活動中,自主品牌企業發動機降摩擦、減排放、輕量化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數量已經可以與合資產品相匹敵。現如今,汽車產業全球化采購、外資零部件進駐中國可以讓自主品牌整車企業快速集成國際先進的零部件產品和技術,也讓相關自主零部件供應商可以與外企同臺競技。
中國自主整車企業多年來在發動機研發方面付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發動機動力數據大有趕超合資之勢。在耐用性、舒適性方面,自主品牌企業仍需努力。
今年,車用汽油機行業產能規劃也進入了高峰期。2016年全年,記者統計在內的投產、在建中以及規劃中的各類發動機項目17個,未來兩年將累計為我國發動機產業帶來超過510萬臺的新增產能。其中,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布局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產能。同時,低端產能、落后機型正在加速淘汰,產業結構正在升級當中。
不過,小排量發動機遇到了一些挑戰。歐洲汽車市場關于發動機排放檢測由實驗室走向實際道路測試的法規變化,引起了全球范圍內發動機小型化發展的討論,更有車企提出了未來將降低對小型化發動機的研發投入。但從中國市場需求來看,小排量發動機的發展勢頭并未削弱,反而在增強,排放法規升級和不斷提高的燃油經濟性標準正在推動傳統發動機小型化發展。在我國,消費者可在明年享受7.5%的小排量車型購置稅優惠政策。隨著先進發動機技術的成熟和產業化,小排量發動機動力性能、實際排放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今年的汽油機市場還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今年是各車企混合動力車型集中上市的一年,本田、別克、奧迪等企業旗下的熱銷車型都提供了混合動力供消費者選擇,但總體市場銷量不如預期,大部分消費者對混動技術優勢仍沒有充分了解,對產品可靠性仍存質疑,國家也少有對非插電混動車型的補貼。混動技術的推廣還需要有更多具有較大市場競爭力和性價比的產品上市。不可否認的是,未來10年,動力總成將逐漸進入混動時代,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銷量將逐漸增加。這會是一個慢熱的過程。
柴油機市場結構調整促反彈
今年上半年,柴油機市場產銷量相比上一年已經基本持平,市場“見底”的聲音開始出現,更多的是期待市場“反彈”。從7月開始,商用車市場復蘇,帶動了柴油機銷量的增長。今年1~11月,柴油機市場累計完成產銷262.26萬臺和257.84萬臺,比上年同期產量增長12.67%,銷量增長10.02%。
今年,隨著重卡市場的回暖,物流運輸業運輸效率的提升,大馬力柴油機成為各企業搶灘布局的重要細分市場。在歐美,500馬力柴油機已流行起來,中國市場也在積極儲備當中,大馬力柴油機成為企業掌握核心技術的證明。玉柴580馬力YC6K1358-50發動機、濰柴550馬力WP13發動機、錫柴500馬力CA6DM3發動機等都已經小露鋒芒。500馬力重型發動機市場需求仍在增長,但目前依然容量較小,未來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今年,在國家倡導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經濟大環境下,我國柴油機市場也進入了調整階段。產能過剩、資源重復浪費、產品低端化、轉型動力不足等問題仍在困擾一些企業,今年柴油機市場格局也因此發生了變化,云內動力、錫柴、全柴表現較為突出。輕型柴油機市場變化較大,自主輕型柴油機企業研發能力加強、技術升級加快,外資企業加緊布局輕型機市場,輕量化、小型化、高端化成為競爭焦點,而技術儲備不足、排放升級落后的企業市場銷量明顯落后。
自主發動機企業及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全柴與英國里卡多簽訂協議,合作開發新一代汽車與非道路共軌柴油發動機平臺,類似的國際化合作在柴油機行業逐漸增多。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自主高壓共軌技術實現突破,全面打開市場,配套客戶增多,銷量漸入正軌。威孚高科、新風科技國六標準的高壓共軌產品也均已亮相,緊追國際先進水平。
今年,燃氣發動機市場則繼續下滑。油價持續下跌,天然氣價格卻上升,燃氣機成本優勢大幅萎縮,致使燃氣機產銷量全年同比下滑接近四成。同時,燃氣機依然只能在加氣站建設相對完善的區域使用,限制了燃氣機的推廣。從節能減排的效果來看,燃氣機仍然有較大的發展前景,玉柴、錫柴、云內動力等企業也并沒有大幅削弱對新型燃氣機的研發投入。燃氣發動機仍是各大發動機企業面對未來市場的重要儲備。
記者說,中國自主發動機同整車一樣,走過了從模仿到技術消化和升級,再到自主研發的一段歷程。現如今,汽車產業全球化采購大勢所趨,全球先進發動機技術趨同性明顯,發動機產業上游關鍵零部件供應商強者愈強,企業內發動機平臺化發展漸成主流,發動機技術追求更加精益求精,但部分企業的個體研發能力和投資已經不足以支撐企業未來需求,企業之間聯合研發、產業協作、集中資本和研發力量,最終實現關鍵零部件和技術共享,這才是布局前沿技術、走向世界前列的舉措。
我們鼓勵和期待中國自主品牌企業之間打破隔閡,展開更多的關鍵技術合作,不僅是發動機產業,還包括變速器、輕量化車身和底盤件等領域。“共享”發展將降低企業的研發、生產成本,汽車消費者也將獲得更多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