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在過去4年中,中國電解鋁產能已經擴大了47%,超過國內電解鋁需求30%,而冶煉產能的迅速擴大也導致鋁企業債務同期增長了28%。
由于生產和需求失調日益加重,從2011年至2015年末鋁價格不斷下行,鋁企業盈利情況不斷惡化,尤其是去年11月鋁價斷崖式的下跌,使行業虧損面持續擴大,虧損程度不斷加劇。為減少虧損,國內電解鋁企業采取彈性生產措施自救,包括關停部分生產產能,據統計,2015年共關停產能400多萬噸。
隨著減產效果顯現、需求的回暖,今年以來,鋁價出現回升,最高反彈30%。價格的上漲讓大多企業扭虧為盈,電解鋁行業盈利能力得到改善。但OlegMukhamedshin擔心,鋁價的上漲會讓中國部分電解鋁企業為了獲得短期利潤,恢復無效產能。
“中國鋁產業正站在十字路口,保持產量控制至關重要。如果保持產量控制,避免大規模恢復生產、控制半成品出口、實現鋁價格和利潤的復蘇,可能會帶來供需的匹配,使市場結構達到平衡,盈利能力增加,從而可以減少債務負擔,增加研發創新投入,使環境投資和績效得到改善。”他說道,“如果為了追求短期收益,恢復無效產能,則有可能使行業遭遇再一次的衰退,出現又一輪慘痛的關閉,鋁價重新回到萬元以下。”
他建議,中國電解鋁生產企業不要重啟已經關閉的產能,保持目前生產需求和供應的平衡,用目前已經運行的產能得到盈利,解決環保的問題。“目前,當務之急應該是解決行業產能過剩問題,逐步淘汰‘僵尸企業’,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服務業,并擴大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供應。”OlegMukhamedshin說道。
為了應對價格的波動,提高盈利能力,近年來,俄鋁進行了產能調整,關閉了效率最低、成本最高的電解鋁廠,共涉及100萬噸產能。調整后的俄鋁效率得到了提高,生產成本下降。OlegMukhamedshin透露,目前俄鋁電解鋁成本低于1400美元/噸,折算成人民幣生產成本為8500~9000元/噸。今后,俄鋁還將繼續改善產品結構,提高高附加值產品的比例,將目前的47%的占比提升至65%。
同時,考慮到產量增長對價格下行的壓力,俄鋁還推遲了電解鋁新建產能的投產,此前俄鋁計劃投產兩家合計產能140萬噸的電解鋁企業,但至今一家推遲未投產,另一家去年僅投產了25%,產量約14萬噸。OlegMukhamedshin介紹說:“盡管目前的市場情況能讓我們實現盈利,我們也有能力盡快完成建設投產,但我們認為,3年后電解鋁市場才會出現供應緊缺的狀態,2016年我們仍將維持前兩年的產量,計劃生產電解鋁360萬噸。”
OlegMukhamedshin認為,2016年全球鋁需求將保持穩健增長,運輸交通業仍是中國和海外鋁需求的主要推動力。并預計2016年全球鋁消費增速約為6%,其中中國2016年電解鋁需求將增長7%,中國以外地區需求增長4%。除中國以外地區,2016市場將出現250萬噸的電解鋁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