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領先職業發展平臺智聯招聘(紐交所交易代碼:ZPIN)聯合北京大學企業社會責任與雇主品牌傳播研究中心,正式對外發布“2015中國年度最佳雇主”百強榜單。百強榜單由HR評審(30%)、專家評審(30%)、網友提名(30%)、資格審核(10%)共同評比得出。從百強雇主行業分布看,生產/加工/制造行業成為最大的贏家,占據了榜單的27席;緊隨其后的是IT/通信/電子/互聯網行業,占據26席;而金融業排在第三位。
與往屆評選不同的是,今年中國年度最佳雇主首提“新雇主經濟主義”概念,以“讓改變發生”為主題。從雇主形象、組織管理、雇主品牌戰略、培訓發展、薪酬福利、工作環境六個維度重新定義新時代雇傭關系,更強調雇員在雇傭關系中的重要性與主體性,倡導雇主更加關注雇員的訴求、情感與意識。新型雇傭關系鼓勵企業更開放、更人性化的對待雇員,這種雇傭關系的改變是商業進程發展的結果。最佳雇主不應僅是給予員工物質層面的豐厚獎勵,而應是與時俱進,為了給予員工更加美好的職場環境,為了促進更加和諧健康的職場關系而勇于改變,不斷進步的企業。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對這種改變無疑起到了推動與助力作用。

百強榜單
從本屆榜單中不難看出,作為傳統制造業中的汽車企業,以其強大的雇主品牌全面開花。其中,上海大眾、北京汽車、寶馬(中國)、戴姆勒/梅賽德斯-奔馳、中國一汽等企業更是連續多年殺入中國年度最佳雇主百強榜單。在新興熱門行業中,一直以良好雇主形象吸引人才的互聯網、金融行業也分別有26及15家企業入選,其中不乏互聯網金融跨界領域的佼佼者:阿里巴巴、京東、宜信等企業。而相對冷門的商業服務、文化/傳媒、文體教育等行業也榜上有名,可謂百家齊放。
智聯招聘認為,生產/加工/制造行業是中國經濟的基礎和中流砥柱,這類企業大多為大型或巨型企業,對人才的吸納和保留工作尤為重要,他們對雇主品牌的重視程度高,發展較為成熟。而IT/通信/電子/互聯網行業是當前最為活躍的經濟體,這類企業發展快,對市場變化反應靈敏,在雇主品牌的建設和發展上成效卓越。
此外,私營/民營企業以33家上榜企業數量高于國有企業的32家。智聯招聘認為,私營/民營企業的優勢在于市場應對靈活,對人才的爭奪激烈,因此選擇更快的接受雇主品牌理念并付諸行動,成果顯著。而國有企業面臨創新和改制的挑戰,更需要加強雇主品牌發展。因此,這兩類企業雇主品牌的建設和發展均能夠取得優秀的表現。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轉型,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以及價值觀發生了轉變和提升,直接體現為對工作的訴求和向往發生了重大變化。工作從謀生手段轉變為獲得更高品質的生活,成為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這種變化推動人力資源成為企業發展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和發展動力,繼續固守雇主在勞動關系中的主導性,用冰冷的制度和規范維護雇主主體性只能導致企業在人才市場失去競爭力。
據悉,“2015中國年度最佳雇主”報名工作自2015年8月6日啟動,截止9月7日,參與報名的有效企業數量達5400家。相比2011-2014年數量每年維持在30%的增幅情況,今年的報名數量出現井噴式增長,同比增幅達83%。數量的增長一方面表明中國企業對雇主品牌建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審活動受到廣大企業的認可,其號召力和權威性顯而易見。
其中,報名企業覆蓋了全國近200個城市,按城市等級來看,新一線城市報名數量占比最高,近四成,其次是一線城市,占比為33%。總體來看,一線二線城市作為中國經濟的主體,企業數量基數大,理當為報名的主力軍。此外,員工規模在200人以下的小微企業數量占比47%。近幾年,互聯網行業的興起推動了中國經濟的變革,大批中小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生長起來,成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群體。中國年度最佳雇主評選活動始終相信中小企業的力量不容小覷,堅持通過評選推動中小企業雇主品牌發展意識。
中國年度最佳雇主(China Best Employer Award)評選是由智聯招聘與北京大學企業社會責任與雇主品牌傳播研究中心共同舉辦,智聯招聘在2005年將雇主品牌理念引入中國,并在當年與央視經濟頻道共同推出了CCTV年度雇主調查。10年積累沉淀,使“中國年度最佳雇主”成為行業唯一通過科學、公平、公正的評選,為普通求職者樹立一種權威的、可量化的評價標準,讓求職者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好工作”、“好雇主”,而在幫助求職者發現中國好雇主的過程中,有針對性的深入挖掘同時代求職者的需求洞察,為企業制定雇主品牌戰略提供數據支持,以實現雇主與雇員的“雙贏”。企業可登錄智聯招聘(zhaopin.com)或直接輸入報名地址(best.zhaopin.com)了解詳情,求職者也可登錄發現2015年度“最值得去的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