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汽本田宣布,第三工廠暨發動機工廠正式投產,首輛下線新車為第三代飛度。據悉,第三工廠初期產能為12萬輛/年,未來將達到24萬輛/年,屆時廣汽本田三個工廠將形成年產72萬輛的能力。這意味著,廣汽本田不僅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并為下一輪發展奠定產能基礎。
初期產能為每年12萬輛
與行業內的傳統產能擴充模式不同,廣汽本田以市場為導向,探索出一條“少投入、快產出、滾動發展”的獨特發展路徑。其中,廣汽本田第三工廠暨發動機工廠并非 簡單的產能擴容,而是在黃埔工廠、增城工廠的基礎上,基于“Smart-SSC”(Smart,即智慧;SSC即Small、Simple、 Compact,小型、簡練、緊湊)的核心理念大膽創新,打造的一座全新工廠,實現了“資源占用最小化、效能發揮最大化”,樹立了汽車行業的能擴新標桿。
廣汽本田方面表示,以“創建QCD(質量、成本、效率)體質世界最強的綠色工廠,制造令消費者感動的商品”為愿景,第三工廠應用了Honda全球最新生產技 術,旨在建成“智能集約型環保工廠”。第三工廠在先進性、生產效率、節能環保等方面,都位居本田全球工廠前列。
按照規劃,第三工廠初期產能為12萬輛/年,未來將達到24萬輛/年,這將大大提升廣汽本田的產能束縛。2004年,廣汽本田完成了年產24萬輛的改造;隨后,2006年第二工廠竣工,產能擴充至36萬輛,并于2011年擴充至48萬輛。
完善配套體系供應
今年以來,由于受宏觀經濟低迷等因素影響,整體車市略顯低迷,廣汽本田卻保持了逆市增長的態勢,連續8個月實現兩位數增幅。數據顯示,8月份,廣汽本田全系 銷量43202輛,同比增長38.3%,終端銷量45072輛,同比增長48.8%。而前8月則累計銷量329735輛,同比增長37.4%,終端銷量 375178輛,同比增長46%。
廣汽本田方面表示,在銷量穩定增長的局勢下,第三工廠暨發動機工廠順利建成投產恰逢其時。然而,更為關鍵的一點,第三工廠的投產將完善了廣汽本田在核心零部件的配套,開始配套發動機工廠,形成完整的生產鏈。
一直以來,廣汽本田所生產車型的發動機均由東風本田發動機公司提供,發動機工廠建成之后,將為今后下一步發展打下基礎。據了解,廣汽本田的發動機工廠將以生產小型車的配套發動機為主,主要生產1.8L排量以下的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