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廣東正在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同時實施新一輪工業技術改造,尤其是珠江西岸地區先進裝備制造業規模龐大、發展迅猛,而位于珠江東岸的惠州將加快追趕,抓住機遇,進一步壯大先進裝備制造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近日,記者從市政府方面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惠州全市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1.8億元,增長15.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據介紹,為彌補目前先進裝備制造業存在的短板,惠州將出臺《惠州市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的實施意見》,并編制《惠州市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支持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契合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等支柱產業實際需求、具有惠州產業特色和優勢的先進裝備制造業領域。
現狀
在汽車部件等領域具比較優勢
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惠州有先進裝備制造業企業141家,主要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汽車零部件及車載電子設備制造為主,計算機、儀器儀表、數控機床、模具制造為補充的制造業,具備一定的比較優勢,擁有良好的基礎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目前,惠州全市擁有本田、住友電工、雙葉、普利司通等世界500強和德賽西威、華陽通用、華陽多媒體、比亞迪、億偉鋰能等國內著名汽車零部件企業,汽車電子、汽車線束和發動機零部件三大汽配產品,產銷均居全國前列。汽車零部件行業擁有省級工程中心2家、市級工程中心4家、省級重點實驗室1家,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集聚水平穩步提升。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惠州本土一些大企業圍繞自身產業發展需要,開始進軍智能裝備領域,由應用智能裝備向生產智能裝備拓展。例如,德賽、華陽等大企業利用各自在車載電子、LED等產業領域多年來積累的優勢,結合自身對新型智能化裝備的需求,已延長產業鏈,進軍裝備制造領域,以長補短,就地做大做強先進裝備制造業。
與此同時,鋰電池等領域的全產業鏈裝備制造開始出現。目前,以先進科技(ASM)、贏合科技等為龍頭的微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業正在形成新的產業集群,將為惠州電子信息產業提供先進裝備支撐。
今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1.8億元,增長15.8%,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1%)5.7個百分點;工業技術改造投資181.9億元,增長147.5%,總量居全省第1位。
短板
產業“塊頭”較小、重型化偏少
珠三角是廣東先進裝備制造主要集聚地,整體發展較為穩定,特別是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正被著力打造成全省經濟結構調整的新亮點。而地處珠江東岸的惠州雖然在裝備制造業上有一定基礎,新一輪工業技改也加快推進,但與發達地區相比,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仍是惠州的“短板”。
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惠州市先進裝備制造業存在“小而不大、大而不強”的問題,主要是總量和重型化偏少,區域配套能力和系統化水平較低。
從總量上來講,2014年惠州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業實現工業增加值76.7億元,同比增長23.9%,占全省的比重(4590.81億元)1.6%,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43億元)比重5%;今年上半年,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40億元)比重提高至5.6%,但無論是從全省范圍還是全市來看,惠州的先進裝備制造業的“塊頭”仍然較小。
這背后是惠州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總體水平仍然偏低。市經信局負責人坦言,目前惠州部分先進裝備制造業企業以組裝加工、貼牌生產為主,產業附加值在國際產業鏈中基本處于加工組裝及配套環節,擁有自主品牌和具有核心技術的大企業不多;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重大裝備產品及關鍵器件的生產配套仍相對缺乏,工業母機等大型、重型成套設備較少。
計劃
三條途徑發展裝備制造業
業內人士認為,惠州要發展裝備制造業,不是要放棄已有的優勢產業、另起爐灶、從頭再搞一套,而是要發揮現有的產業基礎和優勢,在高起點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轉變、拓展和引進,走自己的路子,發展符合本地企業實際需求、具有惠州產業特色和優勢的裝備制造業。
對于補齊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短板”,惠州已有相關計劃行動。據介紹,接下來,惠州將加快“兩化”深度融合,突破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特別是圍繞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等具有比較優勢的支柱產業,尋找貼近惠州實際、具有惠州優勢的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路徑。
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將按照“一個方向、三條途徑”發展契合惠州產業特色的先進裝備制造業。將以落實“中國制造2025”為抓手,把準“互聯網+制造”的發展方向,立足惠州產業優勢,邀請知名專家和研究團隊為惠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把脈”,出臺《惠州市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的實施意見》,編制《惠州市智能制造發展規劃》。
據介紹,惠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主要包括三條途徑。一是發揮電子、石化支柱產業優勢,引導大型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建立自動化公司,推動大型企業由應用智能裝備向生產智能裝備拓展;二是對現有的裝備制造企業進行篩選,扶持優勢企業,推動一批裝備制造企業向中高端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打造全產業鏈的裝備制造;三是對惠州裝備制造業和支柱產業的產業鏈需求情況進行摸查,圍繞電子信息、石油化工等具有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有針對性地開展產業鏈招商,引進先進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落戶惠州。
此外,惠州還將全力推動新一輪工業企業技術改造,進一步調動企業技改的積極性,落實好市技改專項資金,用好事后獎補政策,支持企業淘汰老舊設備、擴產增效、機器換人、設備更新換代,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又帶動先進裝備制造業發展。根據計劃,到2017年,全市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覆蓋率達60%以上,累計完成技術改造投資800億元以上。
南方日報記者 周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