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廠里面實驗的結論是工業4.0提高了生產效率,提高了質量。工業4.0我覺得可以帶來革命性的進展,對我們當前的工業流程帶來革命,也就是我們必須要綠色項目,不需要全新的項目,實際上就可以從現有的基礎之上開始工業4.0,不需要重新開始。實際上當前自動化技術已經為工業4.0打下了基礎,而且還支持開放標準。
2015年6月9至10日,以“大變革:重構產業體系”為主題的全球汽車論壇第六屆年會(GAF2015)在重慶召開,800多名中外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未來汽車產業格局變遷。搜狐汽車第一時間帶來現場報道,與您共話中國汽車產業大變革。
以下為以“制造業轉型升級之路”為主題的分論壇演講實錄:
StefanWeiler:很好,謝謝Peter,我們還有最后一位發言人ChristophRieger,他是來自博世的產品銷售經理,會進一步講到一些德國工業4.0實施的例子,這些例子實際上在去年的工業4.0當中獲得了自動化大獎。
ChristophRieger:女士們、先生們,你們好,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案例,它已經運行了幾個月,包括很多產品在里面,這是博世的產品,而且我們還和其他公司一些產品整合在一起,從而讓它成了一個非常完美的工業4.0。
我們知道工業4.0說的是IT和工業完美結合,其他發言人都講到了這一點,首先這是一個自動化的發展,自動化不是很新鮮的事物,它幾年前已經開始了。新鮮的事物是什么呢,就是我們現在有很好的傳感器,而且他們價格也比較便宜,還有就是數據互聯網分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實際上我們博世在工業4.0方面可以說是一個領先的供應商,在全球有很多工廠,我們正在做的一些實驗,這里涉及到好幾個主題,我們正在為客戶開發很多新的產品,都是基于工業4.0的。
首先說到我們這實驗的結果,在工廠里面實驗的結論是工業4.0提高了生產效率,提高了質量。工業4.0我覺得可以帶來革命性的進展,對我們當前的工業流程帶來革命,也就是我們必須要綠色項目,不需要全新的項目,實際上就可以從現有的基礎之上開始工業4.0,不需要重新開始。實際上當前自動化技術已經為工業4.0打下了基礎,而且還支持開放標準。
給大家舉一個更好的生產例子,我們替換了三個工廠,在漢堡替換了三個工廠的生產線,工廠的生產線上面有200個工作臺,實際上在這生產線上生產出兩千多個零件,包括有九個工作站,每個工作站都有自己小的控制器,每一個工作站都有RFID技術,進入這個生產線的時候,不管是產品還是工人,RFID就變紅了,RFID就和服務器上的虛擬數據聯系起來,我們的產品設置還有它的流程,就是工人要做什么,所有這些都被展示在系統的顯示屏上面,每一個工人都應該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就是不同的工人有不同的能力,或者可能用的是不同的語言,但是我們會自動的適應它的語言,適應它的能力,只要它一進入生產線,系統就會自動識別他們。我們的結果是生產率提高了10%,廢料降低了30%,實際上一年之內整個生產線就獲得很大的改觀。
我們學習的經驗也就是作為用戶的經驗是這樣的,從小開始,從小實驗當中快速的學習經驗,然后再把他們拓展到其他的產品上,或者拓展到其他的工作地點上。
如何成為一個領先的供應商呢?最基礎的要求就是開放的標準,智能化,以及像編程開放化。另外在液壓、電氣化方面也做到了這些,包括互聯網的標準,IEC的標準,OPC等等,我們必須所使用的一些行業標準,除此之外,對于交互界面包括對IT控制,以及驅動,除了PSE,OEM也可以使用不同功能來進行高度技術化編程,比如IT和自動化工具之間數據傳輸和交互。除此之外,我們也通過控制區域來計算以及收集并且記錄相應生產數據進行分析,并且希望進行這些數據分析管理可視化。在工廠,通過這些集成信息數據收集和處理,從而提升質量,進行改善,對任何問題故障或者失效,都能直接收到電子郵件進行分享和預警。并且可以通過這個系統連接到更高層次系統,比如沒有任何的延遲就可以在總部系統中得到連接。通過軟件創新,可以增加管理以及生產透明度,并且在汽車工業方面可以進行比如說變速箱的生產,以及其他部件的生產。當然,對于OEM來講,這個系統也將非常具有顯著意義。
我們知道,工業4.0已經是一個變革性的過程了,生產企業對工業4.0的技術應用對生產效率以及生產質量都有非常大的提升。并且自動產品已經能夠深入融合到工業4.0的系統里面,代表了技術的融合聯通可接觸,以及開放標準。除此之外,除了連接技術,我們也連接了人以及人的思維。我們公司非常愿意和大家來分享我們的見解,我們的技術,并且為我們終端用戶和EMP提供服務,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