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聯合有關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報49.7%,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降至臨界點下方。至此,我國制造業PMI已連續兩月下降。
從主要指數上看,與7月相比,8月多個指數小幅下降。數據顯示,大型企業PMI為49.9%,比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年內首次落至臨界點下方;中型企業PMI為49.8%,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小型企業PMI為48.1%,比上月回升1.2個百分點。
從主要指數上看,與7月相比,8月多個指數小幅下降。數據顯示,大型企業PMI為49.9%,比上月下降0.7個百分點,年內首次落至臨界點下方;中型企業PMI為49.8%,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低于臨界點;小型企業PMI為48.1%,比上月回升1.2個百分點。
昨天,國家統計局還公布了8月非制造業的生產情況。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非制造業PMI為53.4%,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3.4個百分點,表明我國非制造業總體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介紹,8月非制造業PMI小幅回調主要是受金融業商務活動指數回落,特別是證券業大幅波動影響,與居民消費相關的航空運輸、郵政、電信和互聯網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明顯高于臨界點,居民消費在穩定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不斷增強。
■分析
傳統產業結構調整致制造業PMI回落
在趙慶河看來,8月份,制造業PMI降至臨界點以下,顯示制造業增長動力不足。趙慶河分析指出,部分傳統產業繼續加大結構調整,導致制造業PMI回落。數據顯示,8月高耗能行業PMI為48.1%,比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的低點。此外,厄爾尼諾持續發展,多地受高溫、臺風、暴雨等天氣因素影響,7、8月份出現洪澇災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所減緩,生產指數連續兩個月下行,使得制造業PMI出現下降。
趙慶河同時指出,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制造業國內外市場需求偏弱,使得8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出現下降;同時京津冀等地加大治理大氣污染力度,主動放慢生產,制造業PMI明顯低于全國總體水平,均影響了8月制造業PMI的走勢。從各細分指數來看,保持市場持續穩定運行的積極因素仍然存在。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陳中濤也指出,8月制造業PMI回落一方面有一定的季節因素影響,傳統淡季加劇了市場疲軟,增加了傳統產業困難;另一方面,國際金融和大宗商品異常波動,經濟運行被動輸入了新的不穩定因素。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穩增長仍需繼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