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中國品牌里最好的哥們是誰?我想,非華為比亞迪莫屬!這不,連七夕節都要秀一秀恩愛。
今天是8月20日,農歷七夕節,又被稱為“中國情人節”。在這么重要的節日,微博、微信朋友圈充斥各種曬幸福、秀恩愛的帖子,對于筆者來說,已經習以為常了。但品牌與品牌之間的秀恩愛,筆者還是第一次看到。
這個帖子名為《有一種秀恩愛,叫做華為&比亞迪》,是一個媒體朋友轉的,一開始沒怎么關注,但早上看到好幾個同行的朋友都在轉,筆者再翻出來看了看。原來是比亞迪掌門人王傳福和華為高級副總裁余承東又“搞到一起了”。
王傳福和余承東同為安徽老鄉,比亞迪和華為也是戰略合作伙伴,這兩個人因業務往來聯系在一起,本是常事。但“秀恩愛”一詞,難免讓人浮想聯翩。
從帖子內容上看,應該是比亞迪昨天在華為總部天安云谷搞了一場以“享綠色智能生活,創低碳環保社區”為主題的新能源汽車體驗活動。至于比亞迪為什么去這里搞新能源體驗活動,帖子里沒說,但筆者根據其主題猜測,應該除了華為,或可能與天安云谷有關。后者天安云谷是首家獲“中國節能低碳綜合服務示范園區”的智慧型產業園區,園區匯集了華為、IBM等眾多國際頂級品牌,同時其在推進園區綠色、低碳及智能化建設方面在全國范圍內都有很好的示范效應。另外,據了解,天安云谷也在積極嘗試建設園區車聯網服務體系。而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品矩陣全,智能化程度高,用戶接受度高,既能滿足其低碳生產生活理念,又能滿足園區交通智能化需求,是建設低碳園區、智慧交通的最佳選擇。在我國大力推行節能減排社會,建設低碳、集約、智能化社區的大背景下,二者或存在深入合作可能。
但僅僅因為天安云谷,比亞迪完全可以邀請其到公司內部體驗,沒必要走出去。這其中,必然與華為有關。
華為是天安云谷第一家進駐的企業,同時如前面說的,華為是比亞迪的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雖然起步較比亞迪早幾年,但同為深圳本土發展起來的企業,同根同源、雙方互動頻繁,互幫互助。
據說,比亞迪和華為是在1997年莫斯科通訊展開始認識的。1997年莫斯科通訊展,整個中國去參展的基本上是臺灣和香港的公司,大陸的企業極少。當時,不要說企業了,外界對中國大陸的了解、認識都很少。大陸企業去參展,往往被誤認為港澳臺企業,需要不停地與客戶解釋。這樣的情況,比亞迪和華為同時遇到。為了證明自己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品牌,在展會期間,比亞迪、華為不約而同地想了個辦法——在展臺上插上中國的小五星紅旗。這樣,兩個亮明身份的中國品牌從那時開始,惺惺相惜,展會上互相幫忙。雙方深入了解后,后來逐漸成為互惠互利的業務合作伙伴。
據比亞迪相關資料顯示:
2005年,比亞迪成為華為的優秀供應商。
2006年,比亞迪開始批量向華為批量出貨,當時主要向華為供應攝像頭模組。
2007年,比亞迪結構件導入華為,開始了雙方OEM項目的全面合作。
2008年,比亞迪承接了第一款完全自主設計并制造的ODM手機項目——華為UB001項目,即華為156系列手機,這款手機后來成為全球家喻戶曉的明星機型,到2010年,累計出貨400多萬。據說該機型最大限度地使用了比亞迪的所有零部件。
2008年,比亞迪被華為認定為“核心合作伙伴”。
2009年,因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比亞迪當時最大的客戶諾基亞忽然撤退了與比亞迪合作的所有項目。幸運的是,此時華為正在迅速崛起,訂單源源不斷。華為將更多的訂單交給比亞迪,比亞迪也更全心全意支持華為發展,雙方合作更為緊密。
2009年,華為授予比亞迪“最佳供應商”稱號。
后來,比亞迪和華為在多個革命性旗艦手機上有精誠合作。在此階段,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也在國際國內大放異彩,逐漸成長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但雙方始終保持不離不棄,攜手在不同領域壯大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目前,除了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因不屬于華為業務以外,比亞迪旗下幾乎所有的產品都在向華為供貨。
而在未合作的汽車領域,華為也在不同場合、通過不同形式的力挺!尤其是王傳福和余承東這兩位老鄉,惺惺“鄉”惜。筆者在余承東新浪微博里搜“比亞迪”后驚奇地發現,余還是比亞迪與奔馳合作生產的純電動車“騰勢”的第一批車主,并曾放言要將自己的保時捷卡宴換成比亞迪秦。當聽說比亞迪在天安云谷搞新能源車體驗活動時,他從外地專程趕到現場體驗唐,力挺比亞迪!連連稱贊比亞迪唐“性能很好!經得起時間考驗!”
這份信任,這份支持,這種情感,在眾多中國品牌內,足以稱得上“恩愛”,也完全可以秀一秀。現在是中國力量崛起并引領世界的關鍵時機,我們也期待更多的中國品牌像比亞迪、華為一樣,惺惺相惜,同心同德,互信互助,持續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