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件事情讓順德機器人產業匯集了眾人關注的目光。8月初,順德家電龍頭美的集團宣布將進軍機器人產業,并與國際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安川電機合作,建立機器人合資公司生產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隨后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貿洽談會的媒體采訪團,也來到順德采訪這個建設中的首個“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示范區”。到今年9月,順德機器人產業更將為各界聚焦,因為第二屆世界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大會暨博覽會將于佛山新城開幕。那么,在很多地方都在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的背景下,順德底氣何在?
動態:順企龍頭進軍機器人產業
8月順德機器人產業的焦點無疑是龍頭企業美的集團宣布進軍機器人產業,開辟美的產業戰略的“第二跑道”。
根據美的集團所發公告,其與日本安川的合資合作主要致力于打造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大領域。其中,工業機器人方面,擬建造中國企業適用的經濟型3C機器人;而服務機器人領域,則先行聚焦剛需的助老助殘機器人、康復護理機器人等商用領域,推動家用服務機器人與智能家居跨界集成。
美的進軍機器人產業,顯然是看到了行業巨大的市場。美的集團提到,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數據, 201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3.7萬臺成為全球最大市場, 2014年國內工業機器人銷售5.6萬臺,同比增長51%。按每萬名工業機器人密度測算,未來中國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總需求將達到約近300萬臺。而隨著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等技術的發展,服務機器人進入家庭也成為必然趨勢。
其實,美的已較早做好了進軍機器人產業的準備。順德的“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美的即為發起單位,其還成立了注冊資本為10億元的有關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全資子公司。
對美的而言,布局機器人戰略也有其企業發展的需求。記者此前到美的集團的生產車間采訪時,看到不少搬運機器人和機械臂在“辛勤勞作”。一位車間主管就感嘆,現在招工難,特別在90后已成為工作主力時體現得更為明顯,不少需要重體力的工作,車間只能引入機器人代替。而引入機器人后,車間的產出率連年穩步提高。
現狀:機器人產業各地紛紛興起
據了解,隨著當前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迅猛增長,不少地方政府都在加速實施“機器換人”計劃,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已建和在建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園近40家。而由于核心技術的缺乏和盈利能力有待提高,今年幾個上市公司的機器人并購計劃出現了“流產”。有業內人士甚至坦言,不少機器人企業還處在離開政府補貼就難生存。
在今年7月23日出臺的《廣東省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5-2025年)》中,亦提及了多地在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方面的定位。其中,廣州市重點打造全省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核心區;深圳市著力建設成為國內領先、世界知名的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制造、創新、服務和國際合作基地;珠海市重點發展智能電網設備和系統、無人船及控制系統、智能化大型臨港工程裝備等;佛山市建設中德工業服務園區和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東莞市重點發展運動控制部件、應用于3C產業的專用機器人、服務機器人……
其中,順德作為唯一的區級行政區域被提及,“建設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和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示范區,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數控加工裝備、智能化注塑、陶瓷木工成套機械等”。
難關:核心技術仍由國際巨頭把持
在國內機器人產業各地紛起的同時,繞不開的問題還有機器人核心技術仍然主要由少數幾個國際巨頭把持。
在上期《廣州日報·順德金版》也曾提到,記者走訪的幾家順德知名機器人企業中,企業負責人幾乎都談到了“核心技術不由我掌握”的情況。
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洪波坦言,作為他們生產的AVG(無人搬運車)機器人的核心部件,傳感器說起來是“永久的痛”。國內雖然也有傳感器的生產,但性能仍難以媲美進口產品,價格上當然也就差得遠;佛山市利迅達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助理謝其峰也并不諱言,在該企業出售的整個臺(套)的機器人系統中,類似于汽車發動機地位的機械臂仍是依賴進口,主要是來自機器人“四大家族”的產品。
實際上,從政府到企業,如今對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也都投入了眾多的政策與資源,作為全省唯一“廣東省機器人產業發展示范區”的順德,更是“不惜血本”在培育自身的機器人產業和智能制造。
但存在的客觀情況是,正如陳洪波所說,日德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開始了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而在我國,機器人產業的興起也就是近幾年的事情。
順峰山下
順德可全產業鏈發展機器人
文/廣州日報記者王鵬
在國際機器人巨頭仍掌握核心技術、國內機器人產業激烈競爭的背景下,順德發展機器人的底氣何在?順德區經促局常務副局長張鵬認為,順德的優勢,在于形成了從機器人研發、制造、應用及交易的全產業鏈。
張鵬表示,發展機器人產業順德有優勢有基礎,優勢首先在于順德有機器人應用的廣闊市場。“順德企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很多企業都希望生產過程的制度化改造需要引進機器人。而順德有3000多家家電企業,有5000多家家具企業,再包括做紡織的、木料的、化工的等,這些企業以前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現在迫切需要機器換人”。
“去年順德機器人的購買量是1500臺套,今年估計會達到3000臺套,因此,順德有產業做基礎、有需求。為什么庫卡、安川、ABB等這些機器人制造企業愿意來順德投資呢?就是因為他們看到了順德有龐大的市場需求。”
張鵬同時提到,順德發展機器人產業的基礎在于順德有一大堆的裝備制造業。他表示,順德裝備制造業目前已成為僅次于家電的支柱行業,“家電是2400億元,機械裝備是1600億元,其中有不少龍頭企業,這些企業都有做機器人的基礎”。
張鵬介紹,在解決機器人發展技術的研發方面,順德成立了華南智能機器人研究院,開發機器人領域的前沿技術,“我們要有自己的技術、自己的專利,結合順德自身的產業特點,來研發和應用我們的機器人。”他認為,機器人很熱,但不是從哪個國家哪個地區買來就能用,一定要經過工業設計,滿足企業的具體使用要求。
據了解,目前順企已在試圖突破國際技術的壁壘。像嘉騰研發的“大黃蜂”機器人,其具備自有知識產權的慣性無人制導技術打破了國外激光制導技術的壁壘,讓搬運機器人能夠實現戶外無人駕駛。而美的集團與日本安川的合作,則有以市場換技術的考慮。利迅達有關人士也表示,目前采取與國際機器人巨頭合作的方式生產機器人系統集成,未來亦會考慮對系統核心機械臂的研發。
張鵬介紹,順德涌現了一大批的機器人制造企業,包括利迅達、嘉騰等,順德現在過億元的機器人企業并不少。而且,順德鼓勵企業采用本地出產的機器人。根據順德的“機器代人”計劃,凡是采用順德出產并進入補貼目錄的機器人,會給予10%的補貼,引導企業購買使用機器人。
順德還著力于在交易方面搭建平臺,如9月將舉行的第二屆世界機器人大會,使供應企業和采購企業能夠有機會充分交流。順德區委常委、副區長劉怡還提到,佛山新城的中歐中心還將規劃2萬平方米,引進30家中外著名品牌,打造全球首創“機器人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