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日,英格瑪研究發展中心正式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在蘇藍領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受機器換人沖擊,低技術藍領崗位將快速消失。
《2015年上半年在蘇藍領調研報告》調研覆蓋了蘇州市區、相城區、工業園區、吳中區、高新區等地,共收回有效問卷2430份,報告重點關注2015年上半年在蘇藍領的求職、就業和收入情況。報告顯示,在蘇藍領今年上半年收入與期望差額為915元/月,與往年相比略有下降。與此同時,企業經營情況對用工規模變化有一定影響,但機器換人的影響更深遠。
平均每月消費1538元
吃飯和房租占一半
26歲的焦文劍,在蘇州工作四個年頭了,目前在一家制造型企業里做操作工,“這段時間加班不太多,每個禮拜基本上都有兩天的休息,到手的錢沒以前多了。每個廠都有淡旺季,這段時間少賺點就少賺點唄,等旺季加班多了錢也就多了。”焦文劍說。
調研報告顯示,今年在蘇藍領月收入與期望之間的差額與去年相比略有減少,2014年在蘇藍領月收入與期望的差額為952元,今年的差額是915元,比去年減少了37元。
據統計,在蘇藍領今年上半年平均到手收入為3211元/月,平均每月花掉1538元,平均每月結余1673元。在蘇藍領的日常花費中,吃飯和房租占了一半,為54.6%,其次依次為逛街17.4%,小孩開支9.8%,上網4.9%,談戀愛4.0%,旅游2.5%,買彩票1.1%,其他5.7%。
調研顯示,大部分在蘇藍領對結余收入的計劃是存起來做生意本錢或存著,共占比54.8%。19.6%選擇寄回家,9.2%表示會花掉大部分,1.6%表示是月月光。另外,7.6%表示會買理財產品,2.0%會買彩票,1.2%會炒股,雖然占比較小,但可看出小部分藍領有一定的理財意識。
工作機會難找
八成藍領未來三月不跳槽
小王,今年31歲,河南人,小王對記者說:“已經找了大半個月了,以前人才市場企業很多的,都是我挑工作,誰知道今年工作真不好找,有點后悔從上家單位辭職了。”
調研顯示,今年在蘇藍領找工作所需時間比往年有所延長,三成在蘇藍領可在三天內找到工作。30.5%的在蘇藍領1-3天內可以找到工作,29.7%的在蘇藍領找一份工作要花4-7天,29%需要一周到半個月,6.5%需要半個月到一個月,4.3%需要一個月以上時間。據監測數據,去年同期,半數(50.3%)在蘇藍領在三天內就可以找到工作。超六成在蘇藍領認為今年工作沒有往年好找。其中,64.5%的在蘇藍領認為今年工作沒有往年好找,9.4%的在蘇藍領認為今年工作和往年一樣好找,26.1%的在蘇藍領表示因為一直在廠里上班,不太清楚今年的情況。81.2%的蘇州在職藍領計劃接下來的三個月繼續在現在的廠里上班,10.1%的蘇州在職藍領計劃在蘇州換個廠上班,2.9%計劃去其他城市找工作。
吳峰,畢業后就來了蘇州,到現在已經三年了,去年到現在一直在新區一家電子廠上班,“現在要人的廠不多,換個廠也不一定比現在的好,不如在這里熬熬資歷,以后多賺點。”英格瑪研發中心歷年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在蘇藍領每份工作平均持續時間為0.9年,今年的平均持續時間為1.4年,比去年多了半年,在蘇藍領的職業穩定性有所提高。
受機器換人沖擊
低技術藍領崗位快速消失
隨著近幾年各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探索機器換人。英格瑪人力資源集團研發中心總監劉肖魯對記者說:“機器換人最先沖擊的就是低技術含量的藍領崗位。”
企業機器換人,除了技術層面的原因,招聘難和管理難也是重要的推動因素。越來越多的90后進入勞動力市場,對企業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很多90后的觀念是“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與上一輩“出來就是打工賺錢”的觀念有著很大的差異。技術含量越低,對同一動作的熟練度和重復度要求就越高,相應崗位的工作就會越枯燥,離職率就會提高,而生產進一步自動化可以緩解甚至解決這個問題。
目前大部分制造型企業傾向于半自動化或低成本的自動化,生產線上仍然需要一定的勞動力。劉肖魯表示,“說機器取代人工為時過早,但是機器換人這個趨勢已經在發生,現有的低技術含量崗位會消失得非常快,這對藍領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