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人力成本的迅速上漲,人口紅利逐漸消息,制造業必需通過轉弄自動化來滿足新時代的需求。最近工信部推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大力推進中國制造向智制的轉變。
“中國制造2025”被譽為中國版本的“工業4.0”,工業4.0是德國提出來的,主要本質就是產品要智能化,制造要智能化。目前國內多地開始進入機器換人除階段,大建“無人工廠”,在家電行業已經不少企業向智能化與互聯網方向布局。
機器人智造是一個新趨勢,在家電制造業中,裝配、打磨、涂膠、貼標、機床上下料等家電生產各個流程已應用了機器人。目前美的、海爾、海信等家電工廠紛紛大幅采購機器人,甚至有一些家電制造通過合作方式汲足機器人行業。
美的聯手安川進軍機器人產業
昨日(8月4日),美的集團與日本工業機器人巨頭安川電機合作成立兩家機器人合資工司,分別生產、研發、銷售服務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此舉措,意味著美的集團正式進入機器人產業。
據悉,美的集團從去年4月份接觸安川電機開始談判。兩家合資公司分別為廣東美的安川服務機器人有限公司及廣東安川美的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總投資額分別是2億元,注冊資金分別是1億元。其中,服務機器人公司由美的控股60.1%,工業機器人公司由安川控股51%。
服務機器人合資公司將主要生產、研發、銷售康復機器人、助老助殘輔助類機器人、導購機器人,而工業機器人合資公司將以機器人系統集成為主,面向一般行業(以家電行業為起點)為主的機器人產品。
實際上,美的集團“謀劃”進入機器人產業已久。其在2013年進入掃地機器人行業,2014年成立機器人研究所,2015年作為發起單位參建華南機器人研究院。
工業機器人產業正處于“風口”之上,美的集團通過合資公司進入機器人產業之后,或將進一步拓展產業鏈至上游的核心零部件。美的在智能機器人研發方面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和服務經驗,安川電機的目的是從汽車行業拓展到3C等一般行業,并將其在工業機器人方面的技術積累應用到服務機器人市場。
董明珠:格力機器人已實現量產
格力在2011年就開始了“機器換人”,并制定了自動化升級規劃,提出3至5年實現無人車間的目標,成立了自動化辦公室、自動化技術研究院、自動化設備制造部等部門。
據了解,據了解,目前格力已實現超百種高端自動化裝備的研發制造,擁有二十幾項設計專利。目前部分設備產品已經在格力珠海總部和各基地生產車間廣泛使用。
董明珠說,“格力作為精品企業,對產品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但目前能夠滿足我們生產要求的高端設備基本是從國外進口的,我心有不甘,但我們又不能只是模仿別人。所以我們決定自主研發這些設備,目前我們自動化方面的研究人員已有2000多人,很多生產設備都是格力自主研發的,可以說現在的格力差不多是一個重型裝備制造企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