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奧迪、寶馬、奔馳為代表的高檔車品牌,針對中國汽車市場半年來的低迷表現,紛紛使出渾身解數,以穩定和提振信心。既有對經銷商開展補貼,調低年度銷售目標,更有重新梳理供應鏈以削減成本。
中國經濟網綜合外電報道:大眾集團正向中國的經銷商提供資金支持,預計總計達10億元人民幣,此外還降低了一些車輛的價格,對買家提出了優惠措 施。據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稱,豐田去年因錯過了它的銷售目標,今年給經銷商提供12.4億元的補貼,用以緩解庫存成本。雷諾的中國合資公司也在1月份表 示,將為其經銷商提供更多的折扣,并幫助提高他們的盈利能力,雖然并未公布具體的細節。
奧迪:12億元補貼經銷商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奧迪將在下半年推出一項12億人民(1.93億美元)的經銷商補貼計劃。用以緩解渠道壓力,穩定信心和挽救高檔車衰退的態勢。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奧迪把重點放在建立財務健康的經銷商網絡,保證服務質量和穩定價格,”奧迪消息人士說。奧迪此次補貼計劃是跟隨 母公司大眾集團的步伐,大眾集團曾在本月早些時候向中國的一些經銷商提供資金援助。此外,寶馬集團和豐田汽車公司也推出了類似援助計劃,以幫助經銷商彌補 今年上半年的損失。
不僅如此,奧迪還調低了中國的銷售目標,從2015年60萬輛的目標降低到去年的57.9萬輛。奧迪官方曾在上周四表示,具體的目標預期將在7月30日前公布,但基本與去年持平。
大眾品牌:6月在華銷量下滑8.6%
因為中國市場增速放緩,大眾品牌6月份在華銷量下降接近9個百分點,這是9個月來持續低迷的集中表現。數據顯示:大眾品牌6月交付量下降8.6%至470700輛,自去年十月以來,交付量一直下滑。
大眾品牌銷售總監Christian Klingler表示:“作為市場的領導者,我們不能逃避市場的發展,要積極采取措施阻止下滑趨勢”。目前在大眾集團中,大眾品牌承擔了60%以上的銷量,奧迪、保時捷、斯柯達同為主銷品牌。
正是因為利潤和成本的問題,引發了今年春天前大眾集團監事會主席皮耶希和首席執行官文德恩之間的矛盾。文德恩從去年開始,宣布了一項長期削減成本的計劃,到2017年減少50億歐元的預算。
奔馳:重組供應鏈降低成本
與寶馬、奧迪相比,奔馳品牌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現可圈可點,并成功逃脫中國市場下滑的窘境。數據顯示:奔馳6月份在華銷量達32507輛,同比增長39%,而奧迪下滑5.8%至47831輛,寶馬則下滑1.3%至36887輛。
即便如此,奔馳仍將在全球范圍內推廣一項”供應鏈重組計劃“,預計投資數億歐元,以達到平均每輛車降低20%的供應鏈成本。而該計劃將尤其關注中國,包括柔性化工廠的改建和物流系統管理的效率提升。
在過去的十年中,奔馳已經增加了德國以外的生產規模,但許多零部件供應仍來自歐洲,物流成本嚴重超標。來自德國總部的消息:未來將在中國、美國、南非等市場,構建更為本地化的供應鏈系統。
確保存貨精益成本控制、降低供應鏈斷裂風險、引入智能網絡管理設備等,奔馳旨在提前實現“豪華汽車制造商2020目標”。今年第一季度,奔馳的投資-回報財務指標提升了2.4,達到9.4,但這仍然落后于競爭對手寶馬(9.5)和奧迪(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