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美國市場份額最高的中國手機廠商?中興通訊。這個答案并不出人意料。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美國手機市場歷來難以進入,作為中國公司坐穩當地市場份額前4名,這是中興通訊的實力所致。
“全球化是國產手機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2014年中興終端全球出貨1億臺,其中智能手機4800萬臺。尤其是在其他品牌都難以進入的美國市場,中興終端憑借產品創新和基于深厚技術積淀的專利技術,整體手機和智能機排名均名列前茅,這也力促中興的全球化戰略得以快速推進。”中興通訊總裁史立榮說。
專利技術既是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進入全球市場的憑借
中國企業要在全球市場立足,表面看是靠產品、品牌,深層次看還是得有背后的底氣,也就是科技創新凝結成的專利。
從最新數據看,中興通訊連續5年穩居全球國際專利(PCT)申請全球前三名,也是中國唯一連續5年獲此榮譽的企業,2011年、2012年兩年蟬聯全球榜首。截至2014年12月,中興通訊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6萬件,其中超過90%為發明專利,累計全球專利已授權數量超過1.7萬件。
“我們所持有的專利90%以上是具有高度權利穩定性和技術品質的發明專利,全面覆蓋英、法、德、美等主要發達國家以及新興發展中國家。”史立榮說。
在智能終端方面,中興專利超過1.2萬件。在4G LTE的基本專利方面,中興專利數量占到了全球的13%。這些都成為中興通訊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其在全球獲得超過170個相應商用合同、進入70%已投資4G網絡的國家的憑借。
單純的模仿、追隨無法保證企業和行業長青,中國企業如果沒有自己的核心知識產權,往往在走出國門之際就遭受專利狙擊。正是依靠專利體系的支撐,中興通訊在跨國性的知識產權糾紛中改變了以往的被動局面。從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中興連續贏得4起美國337調查終裁,成為唯一獲得337調查四連勝的中國企業。
作為中國最早走向國際市場的高科技企業代表,中興通訊深諳知識產權戰略是企業發展的核心戰略。中興通訊堅持每年將公司經營收入10%以上投入研發,近5年研發投入超400億元,2.6萬名研發人員占到公司總人數的37.5%,并在中國、美國、瑞典及法國等地設立了18個研發中心。
“巨額的研發投入,是中興通訊超越國際通信巨頭的基礎”,中興通訊公司首件專利的發明人、董事長侯為貴深有感觸。
屹立全球舞臺,再造“新中興”,要始終鎖定創新
今年是中興通訊創立30年。中興人發現:過去30年中,中興通訊能夠站在全球舞臺上,技術上從落后到跟隨、從齊頭并進再到領先,源于將戰略重心鎖定在了創新上。
前不久,史立榮向5萬多名中興通訊員工發出一封電子郵件,提出M—ICT也就是萬物互聯的企業戰略轉型,發出“重塑酷公司”倡議。
“所謂‘重塑酷公司’,就是在未來要敢于引領趨勢,應時代和客戶而變——我們面向客戶必須變得更Cool、技術上更加追求Green,組織和心態上更Open。”史立榮說,中興通訊為此成立了CGO創新實驗室,自主研發的大功率無線充電系統,在最近的德國漢諾威展上成為焦點。
具備千億規模的中興通訊,已經是一家全球化高科技公司,也是真正實現全球化的民族品牌,但顯然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根據新的戰略,2015年,中興通訊將圍繞“新興領域”布局,如智慧語音、智慧無線充電、分布式并網發電、大數據平臺及應用、移動支付等,通過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實現盈利模式突破。
未來,中興將重點布局集“通訊、大數據、移動支付”等增值服務于一體的車聯網,以及“無人駕駛、機器人、低軌衛星通訊”等領域,這一系列創新將為再造“新中興”創造更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