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一汽集團迄今仍未整體上市,但其零部件板塊的資本化運營并不落后。一汽富維、一汽富奧、啟明信息三家上市公 司是一汽零部件板塊的核心代表。記者翻看了這三家公司2014年的年報,啟明信息實現銷售收入13.8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52%;實現凈利潤 768.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一汽富奧實現營業收入50.1億元,同比下降4.1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26億元,同比增長 15.35%,截至2014年底,公司總資產72.7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43.0億元。一汽富維的業績相對好看,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12.73億元,同比增長19.01%,實現凈利潤5.53億元,同比增長50.86%。不過經營業績增長主要源于公司成都及佛山基地開始運營,同時公 司內部加強成本費用控制。
對于一家歷史悠久的整車企業,零部件板塊曬出這樣的成績單,似乎并不太好看。
不過,讓人欣慰的是一汽的零部件板塊正在適應市場的需求轉型。“一汽集團的零部件板塊在幾十年的發展中,正從過去的大而全轉向專而精。”一汽相關負責人表示。
■依附整車板塊而生
一汽集團(前身第一汽車制造廠)現已經歷以下五個發展時期:工廠創建時期(從1953年7月15日破土動工到 1956年7月15日第一輛解放牌汽車誕產)、成長發展時期(1956年到1978年底)、換型調整時期(1979年到1988年底)、結構調整時期 (1989年到2001年底)和建設“三化”(規模百萬化、管理數字化、經營國際化)時期(2002年以來)。
一汽零部件板塊伴隨其整車板塊的發展而發展,從單一的中型卡車零部件演變成為中型車、重型車、輕型車、微型車、轎車、客車多品種、寬系列、全方位的零部件產品系列格局。
一汽零部件板塊產生于“大而全”。
在一汽創建時期,在建設整車廠的同時,一汽建設了與之直接配套的發動機、底盤、車橋等一批零部件分廠。參加過 一汽創建的汽車零部件行業資深專家陳光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汽全套照搬蘇聯汽車工業模式,還建成沖壓、模具、工具、發電等一系列輔助車間和分廠,形 成大而全的零部件生產格局。其零部件自制率高達80%,談不上零部件專業化生產。”
在成長發展時期,一汽整車品種從一個基本型增加到三個,年生產能力從3萬輛提高到6萬輛。
在換型調整時期,一汽完成“解放”第二代產品CAl41汽車的設計、試制、試驗和定型。1987年1月1日,一汽勝利轉產,告別解放牌汽車“三十年一貫制”的歷史。緊接著,一汽抓住國家發展輕型車、中重型車和轎車工業的機遇,開展大量擴建、新建工廠的前期工作。
在以上各個時期,一汽零部件板塊一直依附整車板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沒有脫離“大而全”的生產格局。
■從整車企業剝離
在市場結構調整時期,一汽進行以發展轎車、輕型車為主要標志的第三次創業,建成一汽轎車、一汽-大眾兩個現代 化轎車生產基地,兼并、重組、改造輕型車生產企業,形成中型車、重型車、輕型車和轎車并舉的局面,轎車和輕型車產銷量在一汽整車總產銷量中所占比重接近 50%,重型車產銷量超過中型車,基本實現從傳統工廠向集團公司體制、從單一國有資產向多元化資產結構的轉變。
隨著整車結構調整和生產規模擴大,一汽零部件板塊依附整車板塊的弊端越來越突出:束縛零部件板塊,也束縛整車 板塊,無法參加市場競爭,違背零部件產品與整車產品同步開發或超前開發的國際潮流,無法適應整車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發展趨勢,無法滿足市場對零部件技 術升級、模塊化供應、品質提升和成本降低的要求。
于是,一汽逐步把零部件板塊剝離出去。
1993年6月,一汽把汽車內飾、外飾、車輪、車身電子、車身金屬件和濾清器等業務剝離出去,成立長春一汽富維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富維是一汽解放、一汽轎車、一汽-大眾、一汽客車和一汽豐田、一汽吉林汽車、一汽通用、天津一汽夏利等整車企業的核心供應商。
1998年9月,一汽把制動和傳動系統、轉向及安全系統、電子電器系統、發動機附件系統等六大系列業務剝離出 去,成立富奧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客戶有一汽-大眾、一汽解放、一汽轎車、一汽豐田、一汽夏利、一汽客車、一汽通用、上海大眾、上海通用、東風 神龍、沈陽華晨、奇瑞、中國重汽、北方奔馳和安徽華菱等整車企業。
2000年10月25日,一汽把其電子計算處剝離出去,成立專門從事汽車企業管理軟件與汽車電子產品研究開發、制造及服務的高科技企業啟明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一汽剝離零部件板塊的舉措,與國際汽車工業的潮流合拍。比如,1999年5月28日,德爾福正式從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剝離出來,成為一家完全獨立、公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2000年,偉世通從美國福特汽車公司剝離出來。
富維、富奧、啟明都是上市公司,與一汽整車板塊中國一汽股份公司建立了平級關系。這是一汽產業結構調整的重大突破。因此,一汽零部件板塊逐步進入專業化軌道。
■期盼長成一片“大森林”
“零部件板塊不應該是一棵樹,而要成為一片‘大森林’。”這是陳光祖對零部件生產專業化的理解。
一汽現有哪些直屬零部件企業?一汽有關負責人介紹道:“一汽直屬零部件企業有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廠、道依茨一汽(大連)柴油機有限 公司、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發動機分公司、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車橋分公司、一汽客車有限公司、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富維、富奧、啟明和長春一汽富晟集 團有限公司等。”
一汽解放車橋分公司是一汽解放全資公司,一汽解放是一汽集團全資公司。
在富維、富奧和啟明中,一汽分別持股20.14%、24.31%、49.97%。富維有15家分公司,富奧有29家分公司。
應企業發展戰略要求,一汽進一步剝離零部件板塊。2012年12月創建的富晟是一汽集團參股的投資主體多元化的零部件企業,以汽車零部件制造和 汽車備件倉儲物流為主要業務,現有15家分公司,從事制動器模塊、轉向模塊、電子電器模塊、內外飾模塊、發動機附件模塊開發生產,為一汽-大眾、一汽轎 車、天津一汽、一汽解放、一汽輕型車、北汽、沈陽通用等整車企業供應配套產品,形成重、中、輕、轎等多品種汽車零部件配套格局。其發展戰略是建成具有核心 競爭力的汽車零部件品牌公司。
按照一汽集團內部核心零部件資源規劃,富晟先后與美國李爾、德國博世等品牌公司成立合資企業,充分利用外方強大的工程技術、產品開發能力以及在汽車相關系統領域的專長、資源和經驗,形成與整車企業同步設計、開發的能力,組建管理型高技術專家團隊。
一汽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不斷夯實自主創新基礎,已經掌握轎車直噴增壓汽油機、轎車柴油機、重型商用車大馬力發動機、經濟型轎 車自動變速器和轎車雙離合器變速器等核心技術。比如,一汽零部件板塊已經具備全內飾開發能力和全內飾疲勞、耐久、安全等全系列驗證能力,是系統供應商。”
進入專業化軌道的一汽零部件板塊期盼發展成為一片“大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