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2015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開幕式的主題論壇中,庫卡機器人CEO孔兵表示,目前工業4.0還是一個發展中的概念。原則上是要求今后的生產自動的發生,客戶直接可以下單,自己選擇想要的產品形態。這意味著互聯網應該和工業生產完全配合起來。你的供應商、物流是否能夠配合起來?現在的自動化柔性其實是不足的,各個環節還遠遠達不到按需定制、自動實現。目前要讓機器人完全替代人工還是比較遠的。這大概需要10-15年才有可能實現。對于中國而言,通過工業4.0可能會實現彎道超車。IT和工業、制造業的結合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任何IT的概念要實現,你必須要通過生產才行,因此這是一個很大的空間。
但是從目前來說完全替代人還是有困難。今天很多還是硬自動化,今后如果對我所用的產品、甚至生活方式,包括識別、判斷及追蹤全部能夠智能化,到那一天就可以實現完全自動生產。歐洲、德國的預測是10-15年后,跟李克強預測的2025戰略基本吻合。中國從IT來講,整個發展現狀根據上午或者今天的說法,我們世界排名第二位。我們有可能結合工業4.0,整個智能化生產,實現彎道超車,這個對IT行業是一個很大的機遇。我今天一天聽下來我們談得更多的,比如車聯網、智能家居、個人穿戴,實際上還有很大一塊,IT怎么跟工業4.0或者整個制造業生產結合起來,這個市場應該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目前我覺得從國內也好、全球也好還沒有太多的關注。
從企業來講,我有一個信息安全的問題,所以不太愿意打開。從IT來講,對行業不了解、過程不了解,他怎么去結合?但是相信未來,因任何的IT工業形成的概念,最后都需要通過實際生產來實現,這塊的商機將會是巨大的。
以下為現場對話實錄:
吳鷹:孔兵先生是庫卡機器人CEO,我的理解工業4.0不是完全百分之百去人工化,把人干掉。據我所知,BMW在生產線上已經用了大量機器人,也是用人配合起來做。從你的公司角度,你賣機器人越多越好,你恨不得把工廠里的工人全部換掉,都用你的,你才能賣的更多。是這樣一個趨勢嗎?以后完全不用人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