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媒體報道,2月25日,中韓兩國政府草簽自貿協定,有人歡喜有人憂,喜的是汽車企業,憂的是汽車零部件企業。
何來之喜?韓國汽車企業可以保證內需市場占有率。又何來之憂呢?韓國零部件企業擴大出口無望。
根據自貿協定,汽車未被列入中韓FTA協定的關稅減讓對象,汽車零部件的關稅也不會即時廢除,都將在10~20年內逐步取消。
中國對進口車征收22.5%的關稅,韓國對進口車征收8%的關稅。韓國車企因具有本國生產體系,即使廢除關稅,韓國本土市場也不受影響。
但是其他世界品牌車企,若汽車由中國工廠制造,萬一關稅免除,該國國內占有率將受到重創。
自參照亞太貿易協定(Asia-Pacific Trade Agreement),收取5%關稅率后,中國申龍客車已經成功攻占韓國巴士市場。電動汽車方面,中國獲得了優于韓國的好評,中國產品已然成為國內企業的威脅。
韓國汽車產業協會相關人士稱:“中國汽車技術水平提高很快,若關稅免除國內(韓國)車企將失多得少。”
相反,汽車零部件企業出口增加將步履維艱。現在,向中國出口汽車零部件的平均關稅為10%,進口平均關稅為8%。
汽車產業合作工會相關人士稱,“與車企相比,汽車零部件企業的中國本土化比率更低,” “汽車零部件關稅問題在相互開放中以中長期課題遺留實在令人遺憾。”
何來之喜?韓國汽車企業可以保證內需市場占有率。又何來之憂呢?韓國零部件企業擴大出口無望。
根據自貿協定,汽車未被列入中韓FTA協定的關稅減讓對象,汽車零部件的關稅也不會即時廢除,都將在10~20年內逐步取消。
中國對進口車征收22.5%的關稅,韓國對進口車征收8%的關稅。韓國車企因具有本國生產體系,即使廢除關稅,韓國本土市場也不受影響。
但是其他世界品牌車企,若汽車由中國工廠制造,萬一關稅免除,該國國內占有率將受到重創。
自參照亞太貿易協定(Asia-Pacific Trade Agreement),收取5%關稅率后,中國申龍客車已經成功攻占韓國巴士市場。電動汽車方面,中國獲得了優于韓國的好評,中國產品已然成為國內企業的威脅。
韓國汽車產業協會相關人士稱:“中國汽車技術水平提高很快,若關稅免除國內(韓國)車企將失多得少。”
相反,汽車零部件企業出口增加將步履維艱。現在,向中國出口汽車零部件的平均關稅為10%,進口平均關稅為8%。
汽車產業合作工會相關人士稱,“與車企相比,汽車零部件企業的中國本土化比率更低,” “汽車零部件關稅問題在相互開放中以中長期課題遺留實在令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