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電氣及自動化設備巨頭abb迎來新的調整。
12月22日,從ABB中國相關負責人處獲悉,已72歲高齡的ABB集團董事長馮恩博將不再參與2015年4月年度股東大會的董事會競選,ABB集團董事會已經一致提名傅賽(Peter Voser)接替馮恩博擔任董事長,這屆董事會的其他成員屆時也將競選連任。
瑞士巨頭在21世紀最初幾年遭遇虧損困境,傅賽在2002年至2004年10月擔任ABB集團首席財務官,是當時幫助ABB集團扭虧為盈、重塑市場定位并且開啟長期盈利增長之旅的關鍵人物。
馮恩博從2007年5月開始擔任ABB集團董事長,任期之內ABB集團銷售收入從2006年的230億美元增長到2013年的420億美元,凈收益也實現了翻番;馮恩博在任期之內也奠定了ABB集團在高壓直流斷路器、低壓斷路器、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市場地位。
來自ABB中國的數據顯示,該公司在中國的銷售收入已經超過160億美元,中國是其全球第二大市場。
ABB向中國開放技術平臺
外資搶占中國市場
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而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相關預測顯示,到2016年,中國機器人保有量有望超過13萬臺,成為全球最大機器人需求市場。
據記者了解,ABB自2012年推出兩款工業機器人產品,已經不斷在汽車、3C、食品和飲料、醫藥和飼料加工等領域“擴疆拓土”;目前在中國市場,ABB中國是市場份額最大的機器人制造商,已經推出10款產品。
ABB中國正在加強機器人產品的產能和銷售力度,最近剛與工業電氣產品的專業分銷商—眾業達簽署框架協議,雙方試圖攜手分享工業4.0的中國蛋糕。
外資巨頭的強勢表現讓中國機器人廠商黯然失色。來自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的數據顯示,國內排名前四位的中國工業機器人廠商僅占據中國市場5%的份額,并且停留在干“粗活”階段。
ABB(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ABB機器人部中國區負責人李剛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起步相對較晚,在裝機數量和機器人密度方面與成熟市場有較大差距,工業機器人應用相對集中于汽車行業,工業機器人的使用一次性投資較高,這是所有工業機器人廠商所面臨的共同挑戰,我們需要攜手推動工業機器人在中國市場的應用。”
“工業機器人的應用不僅涉及機器人本體,更需要對生產過程和工藝流程有全面深刻的認識;隨著工業機器人應用從汽車行業向一般工業拓展,應用更加多樣化,我們在應用開發方面也面臨更大的挑戰。”李剛表示。
ABB中國相關負責人強調,其 90%以上的機器人型號和90%以上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機器人產品都實現了本地化生產。位于上海康橋的機器人生產基地是ABB全球兩大機器人生產基地之一,而上海康橋機器人研發基地也是ABB機器人全球三大研發基地之一。
“ABB一直致力于提高本地化程度,ABB機器人在中國的成功就在于向中國開放技術和培訓平臺。”李剛告訴記者,ABB通過開放的技術和培訓平臺,不僅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本地的工業機器人研發、應用和操作型人才,還大大提高了本地工程師們的能動性,拓展新應用,推動了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