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要求將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打造成全省經濟結構調整的新亮點,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實現先進裝備制造業產值翻番,打造產值2萬億左右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
如何實現上述目標?記者從17日在珠海召開的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六市一區”工作會議上獲悉,珠海、佛山、中山、江門、陽江、肇慶和順德等“六市一區”將按照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差異化發展和協調互動的要求,發揮比較優勢,重點發展1-2個先進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同時,加強產業集聚區規劃引導,盡快做大做強一批產值超500億元、1000億元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努力把珠江西岸打造成我省制造業發展的“升級版”和新的經濟增長極。
目標5年實現先進裝備制造業產值翻番
記者了解到,目前珠江西岸已發展成為廣東省重要的裝備制造業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產業特色鮮明、具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水平的裝備制造產業體系,2013年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725.7億元。
按照部署,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將打造成全省經濟結構調整的新亮點,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實現先進裝備制造業產值翻番,打造產值2萬億元左右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
“六市一區”已制定好藍圖。珠海市委副書記、市長何寧卡表示,珠海將主攻海洋工程裝備等六大高端產業,提高整體實力;發揮區域引擎功能,形成“海陸空”全面發展;加強科技支撐,提升產業創新水平,全力打造珠江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的重要增長極。
“我們結合省的指示部署和本地情況,制定出臺了"1+5"珠西行動計劃,設定了非常目標,提出了非常措施,推進非常項目。”江門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鄧偉根表示,到2020年,江門實現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業產值超過3300億元,占珠江西岸六市比重上升至15%。
佛山市順德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喜忠表示,順德計劃在5年內統籌安排35億元資金對裝備制造業進行綜合扶持,力爭到2018年裝備制造產業產值年均增長達到15%,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3000億元。
舉措做大做強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下一步,珠江西岸“六市一區”要按照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差異化發展和協調互動的要求,發揮比較優勢,重點發展1-2個先進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統籌政府資源,在智能制造裝備、深水海洋裝備、新能源汽車、通用航空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重點領域,搭建創新重大平臺,對新產品開發設計、核心零部件研發和制造以及系統集成應用等關鍵環節進行重點突破,增強相關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目前,珠江西岸"六市一區"已引進342個先進裝備制造業重大建設項目,總投資額達2855.98億元。未來還將加強產業集聚區規劃引導,加強專業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加強配套中小企業的招商引資,加快形成重點產業集聚區,盡快做大做強一批產值超500億元、1000億元的裝備制造產業集群。”省經信委副主任吳鋒在會議上透露。
佛山市委書記劉悅倫表示,珠西裝備制造產業帶需要“六市”協同共振,建議省有關部門牽頭組建珠西裝備制造產業聯盟,加強珠西城市之間的產業協作、區域布局、土地供應等方面的合作。
中山市委書記薛曉峰則建議,珠西可建立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采購平臺、營銷平臺、人才引進和技術交流平臺,立足自身產業鏈優勢環節,加強與兄弟市的合作。
肇慶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鋒提出,肇慶將以省市共建汽車發動機零部件先進制造業基地為載體,加強與珠江西岸各兄弟市區的對接合作,積極承接機械裝備制造和汽車產業發展,不斷壯大產業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