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基本面向好,現貨供應依然偏緊,下方支撐較強,前期我們判斷鋅價16000~17000元/噸區間震蕩主要理由是比價和升貼水的約束,以及缺乏進一步利好的刺激。當前,利好政策刺激出現,降息周期的開始將對地產和基建產生持續利好,企業融資成本的下降有助于制造業進一步持續復蘇。因此,我們認為鋅價料將進一步上行。
需求好轉空間大
11月21日晚間,央行意外降息,刺激當晚商品市場上揚,內外鋅價皆突破前兩周的整理平臺。雖然本周鋅價并沒有繼續大幅上行,但是我們認為,由于降息周期的開始,鋅終端需求面臨的好轉空間將更大。降息周期的開始將對地產和基建產生持續利好,企業融資成本的下降有助于制造業進一步持續復蘇。不過,對于需求的復蘇拉動作用將是逐漸產生作用而非一蹴而就,有助于鋅價的中長期上行。
下半年以來,我們曾對華東及華南下游企業進行調研。調研顯示,今年華東地區的消費依然穩定增長。華南地區較弱,主要因資金緊張因素,華東地區地產相關鋅合金企業表現最弱,主要因地產行業的萎縮,而貨幣寬松政策的持續將對以上兩個方面皆產生利好。
從需求數據上看,今年鍍鋅產量和出口維持高速增長,1~10月我國鍍層板產量累計同比增長14.28%,1~10月鍍層板累計出口更是達到31.79%。相對于供應放緩,今年國內需求增速將大于供應增速。
供應仍維持偏緊
今年國內精煉鋅市場幾大特征為:產量增速下降,顯性庫存大幅減少,貿易升水連續下滑,報關進口量萎縮,出口大幅增加,滬鋅(16770, -60.00, -0.36%)期限結構轉為反向結構,現貨升水高企。
期限結構轉向,現貨升水高企:國內鋅現貨升水自9月份以來大幅飆升,華東市場現貨升水最高曾達到450元/噸的歷史高位,目前依然維持在150~200元/噸上下。主要因現貨供應緊張。以下幾點則解釋了今年現貨供應緊張的原因。
產量增速下降:今年國內鋅錠產出增速較去年明顯放緩,上半年月均產出44.5萬噸,三季度月均產出為50.3萬噸,10月產出51萬噸,1~10月累計產出同比增長4.35%,環保壓力及冶煉產能受限是產出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我們認為四季度產出料與三季度持平。
顯性庫存大幅減少:國內交易所庫存連續下滑,庫存由年初的24萬噸降至目前的10萬噸左右,11月合約交割后,期貨庫存已不到3萬噸。庫存下降主要因冶煉產出增速下降,比價較低所導致的大量庫存在保稅庫滯留,部分資金實力較為雄厚的貿易商有囤貨的可能,以及出口增加。
貿易升水連續下滑:去年底今年初,零單貿易升水高達190美元/噸,今年持續下滑目前僅為100美元/噸上下,主要源于進口虧損以及融資貿易的收緊,進口貿易尤為清淡,進口貿易清淡導致了國內貿易活躍。
報關進口量萎縮:報關進口量同樣源于進口虧損,長單貿易進入保稅庫并未報關進口,導致今年保稅庫鋅錠量維持高位,四季度逐漸流出,部分報關進口交貨,同時部分轉口至東南亞國家。
出口大幅增加:自6月份以來,我國精煉鋅出口大量增加,10月出口2.58萬噸,而同期進口僅2.5萬噸,1~10月累計出口8.7萬噸。下半年鋅出口增加主要因國內報關進口虧損,以及青島港事件的影響,部分鋅轉向了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升水高于國內的東南亞國家。
綜上,供應方面,由于冶煉產能的繼續受限,以及凈進口轉為凈出口的持續,國內精煉鋅供應料仍將維持偏緊的狀況,需求方面,降息周期的開始將對地產和基建產生持續利好,企業融資成本的下降有助于制造業進一步持續復蘇,因此我們認為鋅價將易漲難跌,有進一步上行空間。